[爆卦]一級歷史建築清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一級歷史建築清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一級歷史建築清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一級歷史建築清拆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美茵 Audrey Cha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溫故知新】與林鄭對話 「成果」回顧。 #小心地滑 #被人跣親就唔好啦 #btw #其實人地都無話同你傾 #你係有心人咩 三大「對話」事件細節 ====== 【2007 年 - 清拆 #皇后碼頭】 皇后碼頭當時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清拆計劃引起保育人士大力反彈,社運人士...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皇都戲院大廈屹立北角60年,現在是一級歷史建築,鄧麗君和鳳凰女都在此踏過台板,但終敵不過時代,將於下個月清拆;戲院在1995年經歷了一場大火,浴火重開,生意大不如前,其實早在21年前,已經結束營業。而皇都地下的中心地帶,有一位文字師打算留守至最後。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

一級歷史建築清拆 在 beinghongko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4:13:51

這一塊消失中的香港,也是美麗我城的重要一部分,卻鮮為人所見。 清水灣邵氏片場歷史逾60年,雖獲古諮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然而城規會早年已通過業主申請改建為住宅及酒店項目。現時片場的大部分建築已被拆走,只餘行政大樓、片倉及配音室。「踏進廢棄的錄影廠,眼前所見是一片本該好好珍藏的舊菲林,卻被隨地丟置,還...

  • 一級歷史建築清拆 在 陳美茵 Audrey Ch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8-22 09:06:29
    有 42 人按讚


    【#溫故知新】與林鄭對話 「成果」回顧。
    #小心地滑 #被人跣親就唔好啦 #btw #其實人地都無話同你傾 #你係有心人咩

    三大「對話」事件細節
    ======

    【2007 年 - 清拆 #皇后碼頭】
    皇后碼頭當時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清拆計劃引起保育人士大力反彈,社運人士於碼頭留守抗爭。

    時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在 7月29日親身出席兩個公開論壇,與抗爭者近距離對話,勸抗爭者停止絕食,答允會保留碼頭牌匾等文物加以保育、覓地重置。

    結果:警方於8月1日突襲清場,碼頭照拆。到現在中環灣仔繞道通車,保育計劃還在「走數」中。

    【2007 年 - #囍帖街 重建】
    政府將當時的利東街業權收回,計劃重新發展。但當區居民及保育人士質疑,會令當區的特色消失及影響民生。居民留守拒絕離開,令政府難以動工拆卸。其後有15名示威者被捕,引起極大反彈,政府一度 #暫緩 計劃。

    林鄭月娥其後多次和居民及商戶會面對話。不過市建局在對話後繼續清拆。林鄭無視葉美容 (May姐) 逾3日的絕食抗議,堅拒暫停重建計劃。

    結果:利東街被重建成今日的「囍匯」,只保留「利東街」的名稱。

    【2014 年 - 8.31 政改、#佔中、#雨傘運動】
    因為人大 8.31 決定,特首普選方案存在篩選。民間在 9月28日發動佔領行動。10月21日,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與另外 4 位官員,與 5 名學聯代表對話。

    結果:政府沒有讓步 (但政改方案因建制派協調失誤被否決),更在旺角、金鐘、銅鑼灣3個主要佔領區先後清場。其中 4 名「對話」學聯代表先後被判入獄。

    ======

    #林鄭 #特首 #有佢講無你講 #狼來了 #信佢一成 #死因不明 #誠信破產 #無口齒 #journesis

  • 一級歷史建築清拆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6-17 13:23:50

    皇都戲院大廈屹立北角60年,現在是一級歷史建築,鄧麗君和鳳凰女都在此踏過台板,但終敵不過時代,將於下個月清拆;戲院在1995年經歷了一場大火,浴火重開,生意大不如前,其實早在21年前,已經結束營業。而皇都地下的中心地帶,有一位文字師打算留守至最後。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 一級歷史建築清拆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3-11-19 18:04:20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http://www.abhk.org/zh/archives/665


    富歷史價值的建築物遍佈香港大區小域,有時會隱藏在熙來攘往的市中心,為市民提供休憩、讓我們靜心細賞文化傳承,實在值得市民守護和保育。可惜的是這類都市中的清泉,已隨著香港永不停步的發展洪流一一被取代,很多都面臨推倒重建的命運。

    磅巷、磅巷公廁及公共浴室和卜公花園便是其中的代表。

    三個地點都位處太平山區內,在本港醫學及社區歷史中別具重要歷史價值。太平山區是一歷史悠久、建滿低層樓房的社區,最初為殖民地時期華人聚居的地方。在18世紀中至末期年間,區內匪賊橫行,直至鄰舍區內設立警營哨站,治安才得以恢復,小區因而命名「太平山」,區內滿佈窄小而高低不平的小山坡,樓房全部依山而建。磅巷原本是放置政府量磅的地方,也是收留流浪牛羊等動物之處。

    1894年,香港爆發淋巴腺鼠疫,當時的太平山區因為人口稠密加上衛生條件惡劣而大受影響。整個民區內的房屋最終盡數清拆,其後以格形佈局重建,樓房中間圍繞的,正是香港首個為華人居民而設的公共花園:卜公花園。卜公花園是一寶貴的休憩用地,裡面種有數棵已登記於《古樹名木冊》的老樹。小區與普羅市民的生活緊緊相繫,見證了眾多貧苦大眾在疫症中身亡的血淚史。

    磅巷的公共浴室建於1904年,是當時香港唯一一個同時提供男女淋浴設施的公共浴室。浴室毗鄰廣福義祠,該廟宇始建於1856年,不少市民在此供奉先人靈位。在1894年疫症爆發期間,義祠被徵用為收容所,用來安置垂危臨終的貧苦大眾。時至今日,公共浴室仍然發肩負著其最初的公用使命,雖然原有結構已被清拆後重建,但它仍是20世紀初香港公共衛生發展的實證,保留著珍貴的歷史遺跡價值。

    磅巷的價值在於它是一條重要的行人通道,連接著太平山區與鄰近建築物,包括東華醫院、廣福義祠和卜公花園。小巷由太平山街起,一直延伸至醫院道,中段為普慶坊,全街以花崗岩石塊或水泥鋪面的石級和梯台組成,只供行人進出。街道中間設有鐵欄,巷中設有排水明渠用以排放雨水。

    磅巷沿路可以看見不少有趣的古舊擋土石牆、圍牆和樹牆。這些結構是小城區長期發展的實證,反映了舊時代的建築技巧,也豐富了街景的風貌。磅巷是香港建築史上饒富價值的作品,如獲古跡評級,它將成為本港第四條得到歷史古跡地位的街道。小巷滿載歷史氣息,當中蘊藏太平山區原來由狹小街道、無數石級和梯台組成的證據。雖然不少舊有花崗石塊已由水泥和現代化圍欄取代,磅巷上的石級仍然保留著原來面貌。

    磅巷、公共浴室和卜公花園,與香港醫學博物館、東華醫院和廣福義祠一同組成了太平山區不可分割的部份,如獲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物,將可保留整個低密度歷史鄰舍的特點、集體認知和空間特色。此外,這些地點亦警醒著我們,香港衛生醫療系統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疫症肆虐才開展成形,令我們不忘政府與醫護人員在香港首次出現的疫症中如何攜手合作,保護香港市民的健康和生命。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