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一甲子是几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一甲子是几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一甲子是几年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每日通胜🌈 🔹星期日 |16-05-2021 | 辛丑年四月初五🔹甲子日 鲍一凡老师的正能量语录 “人生短短几十年,说没就没了。所以别活在过去的回忆里,应该珍惜当下,这样生活才多姿多彩!”😊 转眼又是星期日啦~在这一周过得如何啊?无论你过得开心或不开心都好,现在把他们通通都忘掉吧!趁着休息天好...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国庆上映了姜子牙么,我还没来得及看呢…但不妨碍蹭个热度,讲一讲正史中的姜子牙。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姜子牙有很多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有那么一小段来历。比如吕尚,因为他是姜姓、吕氏,单名为尚,字子牙!所以你也可以称姜子牙为姜尚或吕牙。因为祖先是炎帝后裔,所以在...
一甲子是几年 在 鄭凱中 Lukas Ridge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23:52:07
各位好朋友们,凱中的愛心提示。 踏入華人的農曆新的一年,就是 2015年是農曆乙未年,地支未對應的生肖為羊,所以2015年生肖羊年。屬羊的人在2015年逢本命年,2015年太歲是楊仙大將軍。 所以各位好友如果有正冲或偏冲太歲,都建議到家附近的宮庙按个太歲燈。或是家人有冲到,你都可以帮家人按太歲燈。...
-
一甲子是几年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0-04 23:31:43国庆上映了姜子牙么,我还没来得及看呢…但不妨碍蹭个热度,讲一讲正史中的姜子牙。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姜子牙有很多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有那么一小段来历。比如吕尚,因为他是姜姓、吕氏,单名为尚,字子牙!所以你也可以称姜子牙为姜尚或吕牙。因为祖先是炎帝后裔,所以在舜禹时期依然为官,掌管四岳也就是中央政府负责掌管四方山岳的官职。之后参与治水有功,整个家族得到两块封地“吕和申”,在什么地方呢?宛县以西,就是今天河南南阳的周围。自此这个家族就分成了两个支系,分别建立了吕国和申国,也分别用吕和申作为自己姓氏中的氏。所以封神榜中的申公豹本来就有点兄弟同源相互征伐的意思。夏商两代又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吕尚的爷爷这一支在吕国就变得越来越旁系,与庶人也就是普通百姓无异。这一点跟刘备很像,贵族身份却家道中落。但是姜姓吕氏放在一起,当时人一听就知道这人是贵族血统。另外姜子牙也被称为太公望,号飞熊。大家知道文王姬昌酷爱占卜,根据伏羲八卦绎出后天八卦,又用后天八卦推演六十四卦。所以姬昌的日常几乎事事占卜,他还有个儿子叫“姬旦”也就是周公旦,我们平时说的“周公解梦”,就是他这个儿子编撰的。所以父子俩即使不打仗,开一个挂摊儿应该也生意兴隆,老爸六十四挂、儿子周公解梦!有一日姬昌安排属下准备出游狩猎,随手一挂想看看这次能捕到什么猎物。占卜卦辞说:今日所得,非龙非螭,非虎非熊。乃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出门走到渭河边就遇见了白发苍苍但器宇轩昂、仙风道骨的姜子牙,所以号“飞熊”是从这个梦里来的。其实是是非的非,非虎非熊。所以这里面有一些小误会。姬昌立即非常恭敬的上前问候,两人一番对话惊为天人,就回忆说百年前,我国先君太公说有天下圣人奇才来周,周会因此兴旺。太公所言之人定是“吕尚”,所以“太公望”,就是我太公一直盼望的圣人。随后邀请姜子牙同车而归,尊为“太师”,这太师是一个什么官职,其实是一个荣誉称号“太”比大还多一点,所以很大的火球叫“太阳”,大到没边叫“太极”,比皇上还大叫太上皇,比皇后大叫太后。所以太是大而又大的意思,所谓太师就是比我最尊敬、最大的老师还大一点的“老师”。
史记确实说姜子牙遇见周文王的时候已经很大年纪了,但具体是不是72岁无正史考证。只有一些零星的野史杂谈说:吕望年逾七十钓于渭河…看来年纪是真的很大了。那他之前的人生到底都在干嘛呢?当然昆仑山修道40年,那是封神演义。年轻的时候确实做过一点小生意,米面粮油卖过杂货、杀猪宰牛当过屠夫、炒菜酿酒开过餐馆,前后从南阳到朝歌再到孟津。反正就是北漂呗…也没挣到钱也没被饿死,踉踉跄跄、蹉跎岁月。但是几十年来,博览群书群书手不释卷,天文地理军事谋略。所谓:天上的事知道一半,地上的事全知道。人称:南阳姜大明白…那是壮哥啊!有人说壮哥:王大明白!中年时期确实有主动找机会入仕,也在商朝做过一小段时间的官吏。后因目睹纣王失德无道辞官隐居,人到晚年回首光阴,发现自己这辈子一事无成,空有一身经天纬地的学问却无用武之地。自此放飞自我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但是各国王公都觉得这老头,这年纪!要真有本事早成事儿,所以游荡数年仍未得明君赏识。最后渭水河畔得遇明主就是这位周文王姬昌,这两人相识未久。姬昌就被纣王囚禁在羑里,周国的臣属就立即请教姜子牙,姜子牙命人搜寻天下美女,奇珍异宝进献纣王赎回了姬昌,姬昌归国后与姜子牙纵论兵法秘密练兵、推行德政结交诸侯,天下归心三分有二。所以姜子牙也被称为兵家之祖…
功业未成姬昌年迈离世,武王姬发即位。姜子牙继续辅佐姬发富国强兵,九年之后武王姬发与姜子牙领兵至盟津,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未招自来的诸侯就有八百之多。姬发远望兵将如云、彻底连天、八百战旗、斗志昂扬!姜子牙登上山头遥遥拜谢八百诸侯,鸣金收兵。在场诸侯各个惊愕,说这这这…这么好的机会不打了吗?姜子牙只留下两个字“未可”,就是还不可以。两年之后发生了两件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纣王杀死了王子比干,囚禁箕子。武王决定发兵讨伐商纣,临行前占卜一挂“下下签大不吉”,挂相刚现户外狂风暴雨、沙尘满天。所有人都认为此刻出兵对我军极为不利,只有姜子牙力排众议。于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兵至牧野,商纣军队一触即溃,几乎是用走路的速度打败了看似强大殷商,攻陷了都城,在鹿台擒杀纣王。商纣王身死国灭,姜子牙立即将纣王都城中的钱币、粮食用以赈济灾民。厚葬比干释放箕子,自此商周交替改朝换代,天下诸侯共尊周王室为天下共主。
直至今日流传“姜子牙”所著最重要的两篇文字,一部是“太公兵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六韬”,另一部是乾坤万年歌。六韬共分文、武、龙、虎、豹、犬六卷分别论述内政谋划、战争策略、军事部署、两军对垒、野外作战和兵种协作。每卷五到十三篇不等,共六十一篇两万余字。大部分是周文王与姜子牙的对话,也有一些碎片的事件。其实从晚清开始到民国直到建国后,陆陆续续有很多学者开始质疑六韬的真实性,大家都觉得真正的“太公兵法”早就失传,目前存世的很有可能是近代假借“六韬”之名的“盗版书”。因为古代这种事情很多,那时候也没什么版权意识,有一些穷困潦倒的书生,实在没饭辙了,假借他人之名作书,搞一些晦涩难懂的高论,东拼西凑的事件…成书之后每天深夜在家手抄几十本,白天出去神神秘秘的兜售。挺挣钱因为那时候得好书不容易,据说卖出去三五本够一家五口人活一个月的。特别像我们小时候路上碰到那种“光盘要吗”?苍老师的…就是各种内容都有“如来神掌、独孤九剑、一阳指”,甚至还有太平要术、房中术之类的。直到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发现了五十多枚竹简,与太公兵法的部分内容对应无异,大家才确信说:哦,这本书至少在西汉就已经广泛流传了。那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应该可以确定。其实一整部书的内容一看就是当时的史官在两人讨论问题时留下的笔记,后人再次编撰整理。虽然不是姜子牙亲手书写,但其内容应该说是充分体现了,姜子牙治国治军的理念。也是因为这本书,当时的古人才真正明确的将战略和战术彻底的区分开。再有就是姜子牙对后世的预言乾坤万年歌,我就不去通篇注解了,给大家摘出开头、中间、近代的几个部分。而今天下一统周,礼乐文章八百秋。串去中直传天下,却是春禾换日头。很明确周朝一统天下八百年,串去中直是个吕,却是春禾换日头,春下面的日换成禾就是“秦”!所以秦王嬴政跟吕不韦到底有没有血缘?天下由来不固久,二十年间不能守。卯坐金头带直刀,削尽天下木羊首。所以秦朝统一不久,二十年后卯坐金头带直刀是刘,削尽天下木羊首。就是把这天下所有不该称王而称王的全都干掉,木羊去头是不王。这是比较前面的,再看中段:木下男儿火年起,一扫烟尘木易己。高祖世界百余年,虽见干戈不伤体。木下男儿是李,火年起是丁丑,这一看就是隋唐嘛!一扫烟尘木易己。姓李的干掉姓杨的…高祖世界百余年,虽见干戈不伤体。这之前百年间虽然纷争不断,但还一直硬抗着没死。最后一个我不解释,大家自己默默的猜字谜即可。人丁口取江南地,京国重新又一迁。两分江界各保守,更得相安一百九。这乾坤万年歌,在民间流传甚广,因为看上去比推背图还有精准,更充满细节!但这一定是伪作。为什么呢?大家看这诗的文体,工工整整的七言律诗。春秋战国的诗可不长这样!都是什么什么兮?什么什么!就是类似于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有一个年轻少女兮,又勾勾又丢丢。 -
一甲子是几年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9-04 00:45:52西王母、昆仑丘、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的秘密!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在华夏上古众神之中西王母是一个特别奇怪的存在,名声极大但事件极少,就是你随便问一个身边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号大神,他可能不知道仓颉但肯定知道西王母。只是所有这些在华夏大地发生的上古事件和神话她都没有亲自出现过。地位极高但永不亲近,有多高呢?肯定高于炎帝、黄帝、蚩尤,也一定高于九天玄女。甚至可以比肩伏羲女娲。但以上这些你都可以很轻易的在情感上文化上视为自己的祖先,无论龙的传人还是炎黄子孙。诶,就这位西王母总是跟你若即若离,当她的形象称呼更贴近小说中庄严古板慈祥又不近人情的王母娘娘时,我们大家会觉得她更像是人间帝王的皇后皇太后,高高在上但也没那么遥不可及。只是翻开山海经的描述却总是心生疑问,这都…什么鬼?实在跟我们的印象想却甚远。山海经关于西王母的记载,最重要的有三段我们先看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再看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最后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纹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燃。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这些不用记,稍后壮哥给大家列出关键词逐个拆解,就是这个西王母的形象跟你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扣不上!她在所有上古大神中就是那么独立、那么特别、那么置身事外存在着。
有没有人曾经见过西王母本尊呢?还真有…晋武帝时期有一个“河南汲县”的盗墓贼掘开了一处战国大墓,没有发现值钱的金银器皿倒是挖出了一批“残破的竹简”,之后被当地官员发现收入皇室整理编撰,这个负责编撰的官员就是三国时期颍川荀氏的后代,曹操著名的谋臣“荀彧”侄孙“荀勖”。这其中就有一部残损的“穆天子传”他们说残损的部分是盗墓贼进到墓穴之后拣起一把竹简引火照明给烧掉了,那真是可惜啊!按上古众神的时间轴算也就是记录了炎黄大战1800年之后,西周的第五代帝王“周穆王”向西巡游的笔记。全书共分六卷,我有仔细读过很有意思,大家可以找来看看,跟西王母会面的事件就在第三卷的前半段。说穆天子姬满带着自己的亲兵卫队,驾着八匹当时天下最快的骏马良驹牵动的马车,分别是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由造父赶车伯夭为向导从镐京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附近出发北渡黄河越过太行山、跨过滹沱河、出雁门、抵包头、过贺兰山、经祁连山、天山再一路向西奔走了整整九个月,行程三万五千里去会见“西王母”。有很多人认为穆天子到达了北非见到了强盛的古埃及帝国,所谓的西王母即是当时某一任埃及掌权的女性法老。而且进入西王母国之前,经过了一个叫做鄄韩”的氏族城邦,文字的形容犬马牛羊之所昌也,鄄韩之人无凫fu乃献良马百匹,服牛三百就是可以吃肉的牛,良犬七千,牥牛(野牛)二百、野马三百、牛羊二千、穄麦三百车。天子乃赐之黄金银罂四七、贝带五十、朱三百裹,无凫上下膜拜而受。这个形容倒是有一点古巴比伦的民风。
再向西行终于来到了西王母国,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就是在西王母那里做客…送上了带来的礼物,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这个觞本意是“饮酒作乐”的意思,但是有没有“觞”到西王母其他地方,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总之穆天子把西王母“觞”的很尽兴。所以临别辞行西王母还为天子谣。唱歌:白云在天,山䧙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什么意思呢?就是:天地茫茫山险路远,给你不死之身,以后还能再来。到时候咱们可以继续“觞”,但是借此联想到后羿有功得西王母赐不死神药,所以“长生不死”这件事在西王母那里的确是有影子的。那么西王母所居埃及这件事,有没有那么无稽之谈?我给大家看一些埃及的壁画,我们比较一下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中的关键词:蓬发戴胜就是蓬起的头发带着面具,在昆仑虚北,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其东有犬封国。前面还有一个虎齿、豹尾、善啸。虎齿我是真没找到但是豹尾还真有一根。再接下来就是善啸,我们之前提到西王母为穆天子“谣”就是唱歌的意思,难道是?
但是这里面就产生了很多谜团。我内心的第一个疑问是三万五千里到底是个什么距离?这一里究竟有多长?有人说77米、有人说400米,这就差很远了…一个是2695公里、一个是14000公里,这两者性质完全不一样。一个只能到新疆西藏,一个能横跨欧亚。全程270天…我想这八骏马车的时速至少应该每小时30公里以上…算他走走停停2695公里的话是平均每天只前进9.98公里,这个有点太少了吧!一天就跑20分钟?14000公里的话是每天前进51.85公里,也就是不到两个小时的路程,有时停几天、有时多跑点、有时道路崎岖、有时一马平川,所以一里400米还是比较靠谱一些。西安距离开罗的直线距离6000公里左右,一路向西时而北上南下时而翻山越河,所以按这个里程计算穆天子到达埃及不是没有可能。而且我们千万不要低估古人的智慧、决心、认知和探索的欲望。第二个疑问是他们用什么语言沟通?按时间算这应该是巴别塔停工人类语言被上帝分化之后的事情,这一路上得带着多少个翻译呢?而且看起来西王母跟穆天子“觞”的很开心,交流也没什么障碍。或者古人还掌握着其他交流的方式?第三个疑问是西王母到底活了多久?按说在伏羲女娲时期她就应该在了,距离穆天子应该有两千多年,但是稍微查一下埃及的历史,它也是有王朝更迭,当然这里面的可能性就太多了。有可能完全是穆天子的误解,错认此人是西王母。或者真的埃及人当时掌握了长生不死的方法?因为穆天子回到中原之后的确活了很久在位55年活到105岁,而且很有可能死于意外或者谋杀。难道说西王母真的一直活了几千年,她就像一个永生的大主教,下面的权力更迭与她无关。第四个疑问昆仑山、昆仑虚、昆仑丘是不是在同一个地方?
因为穆天子临近西王母国附近之后,突然出现了两个地名。分别是天子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中的“赤水”和辛卯,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中的黑水。前面讲山海经大荒西经描述了昆仑之丘的位置。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我啥也不说了,你们自己看地图。西海之南:这地中海本来跟大西洋就是连着的,流沙之滨:旁边就是撒哈拉沙漠,赤水之后:就是圣经中摩西带着以色列人出埃及劈开的红海,黑水之前:相对比较争议一些,有人认为是土耳其北部的黑海,有人认为是纳赛尔湖,有人认为埃及和利比亚交接的地方当时有水,只是后来干涸了。再接下来厉害了:有神,人面虎身有纹有尾,皆白处之。这简直跟狮身人面像这这这…丝毫不差吧!而且皆白!埃及曾经出土过一批金字塔建造相关文献,上面就有明确记载金字塔的最外层涂抹了白色的石灰岩,而且打磨的非常光滑,所以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在当时应该都是白色的。处之就立在那里不动…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也是在这一篇文献当中记录,他们当时挖开了尼罗河引河水环绕金字塔四周。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燃。大家想非洲的沙漠旁边炎火之山投物可不就辄燃。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穴处说明西王母是居住在昆仑之丘里面的,而此山万物尽有,这就得看金字塔到底是干什么用,它跟这天地之外的茫茫星河有什么联系。它里面有什么才能被称为万物尽有。再看这一段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也就是说西王母平时活动的地方在昆仑虚北,所以昆仑丘与昆仑虚应该还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只是距离不远,在昆仑虚北就说明与昆仑丘南北对应,那昆仑丘的南面是什么呢?700公里之外的埃及帝王谷,丘为地上虚为地下。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贰负之尸又是什么?怎么会有两个被捆绑着的尸体?而且我们再看甲骨文中昆仑的“仑”字是写成这样的,大家仔细看像不像一个被透视的金字塔?不但有极为相似的外形,那个塔尖上还有一个小“横”,这下半部分的支支叉叉跟金字塔内部通道的结构也是极为神似?这一集没有故事,只有万千谜团的西王母。
一甲子是几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每日通胜🌈
🔹星期日 |16-05-2021 | 辛丑年四月初五🔹甲子日
鲍一凡老师的正能量语录
“人生短短几十年,说没就没了。所以别活在过去的回忆里,应该珍惜当下,这样生活才多姿多彩!”😊
转眼又是星期日啦~在这一周过得如何啊?无论你过得开心或不开心都好,现在把他们通通都忘掉吧!趁着休息天好好的呆在家里休息,不要到处乱跑哦,养足精神准备迎接星期一吧!
🔻吉祥号码 4774
✅宜:大事不宜
❎忌:开市、入伙、动土、纳彩、安床、嫁娶
十二生肖◾每日运势
鼠🐭:★☆☆☆☆
宜修心养性,凡事勿意气用事。
牛🐮:★★★★★
会有好机会出现!要好好把握哦!
虎🐯:★★★☆☆
事情会和你预期中一样,勿自寻烦恼。
兔🐰:★☆☆☆☆
忌三心二意,事情才会圆满达成。
龙🐲:★★★★☆
付出与收入成正比,继续努力!
蛇🐍:★★★☆☆
不要为小事执着,这样会影响你的工作。
马🐴:★☆☆☆☆
说话需谨慎,易招惹是非。
羊🐏:★★★☆☆
工作上会有上升的空间,但要小心招人破坏。
猴🐒:★★★★☆
有贵人眷顾,行事顺遂。
鸡🐔:★★★☆☆
事事顺心,但爱自寻烦恼。
狗🐶:★★★☆☆
做事勿过于招摇,易招人嫉妒。
猪🐷:★★★☆☆
遇到问题时应该与他人沟通,适当的听取他人意见。
🔴请登入我们的官方网站,成为我们的会员👉🏻😊
http://www.masterpaw.com.my
#每日通胜 #鲍一凡老师的正能量语言录 #鲍一凡老师 #MasterPaw #福海集团 #MyFengShuiHolding
一甲子是几年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懷鄉文集《靠岸》第十章 第七艦隊行李工
天剛拂曉,東方海面那顆碩大的太陽才剛剛金光燦爛地昇起,不一會兒,又被層層的烏雲遮蔽,約莫零下的氣溫,天空飄下的雨絲挾著寒氣,像針一樣刺人皮骨,從海上颳來的強風,在山谷水澗吼吼呼嘯著,一片淒風苦雨的情景,彷彿末日來臨的前刻。此時,整個大陳島正陷入騷動,家家戶戶都在翻箱倒櫃,整理早已綑好的家當,其間夾雜著呼爺喚兒的吆喝、哭天搶地的哀嚎,全付武裝的士兵,一列列、一隊隊走過街道,載運物資的軍車,不斷來回穿梭,港口塞滿了各型的艦艇,天空佈滿巡弋的美軍軍機,遠處的海面,美軍的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重重佈列在大陳海域,唯獨連日不斷對大陳島砲擊轟炸的解放軍炮兵、航空兵,突然消聲匿跡了。
這一天,1955年2月8日,大陳島撤退,國民政府執行「金剛計劃」的第一天。
依據「金剛計劃」實施內容,美軍第七艦隊負責海、空、陸掩護、掃雷、警衛、軍民載運撤離,載運路線則有上大陳四個灘頭、下大陳三個灘頭。「大陳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將住民以村為單位編隊,隊設隊旗、人佩名條,以利識別,每人發給五日份糧食,少數不願離開大陳島故居的,則各發一個月糧食,死活各依天命。
雨勢愈來愈大,寒風刺骨,道路泥濘難行,大陳鄉民個個背負三、四十公斤的行李,㩦老扶幼,湧向海岸灘頭,踩過臨時搭起的浮板,登上一艘艘登陸艇,再頂著海上五、六級的大浪,被接駁到飄揚著星條旗的美國第七艦隊的軍艦上,直到此刻,所有的鄉民這才回首世居超過一個甲子的島嶼,心頭湧起告別家鄉的哀傷和離愁,也有很多人認為不用多久,就會再隨國軍收復故居,僅僅收捨簡單的細軟離鄉,卻不想這一別,竟是一生,一萬八千名的大陳鄉民,從此飄流到了台灣,落地生根,成家立業,台灣,雖是老一代的異鄉,卻成為下一代的家鄉。
自從一江山在除夕夜被中共解放軍攻陷之後,整個過年的年節裡,大陳島不斷承受來自解放軍無情的空襲和砲擊,軍民傷亡時有所聞,尤其原本是大陳島北方鋼鐵屏障的一江山,現在反過來變成一把直指要害的利刃,島上軍民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大家心知肚明,大陳島淪陷只是時間的問題,國民政府是撤是守?決定全島軍民是生是死的命運。
一江山在中共解放軍陸、海、空聯合攻擊下,血流成河、屍橫遍海的情景,大陳鄉民歷歷在目,繼而想到解放軍一旦揮兵攻打大陳島,家園成為焦土,親人屍骨無存,怎不令人膽顫心驚?而國民政府又不斷宣傳共產黨在中國大陸恐怖統治的手段,更令鄉民惶惶不可終日,難有一夜安寢。所幸國民政府最後做出全島撤離的決定,軍民莫不額手稱慶,心中一塊大石終於放下。
根據「大陳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的撤離計劃,居民以村為單位,編成一個大隊,每大隊有三個中隊,每中隊有三個分隊,當時祖父羅啓明是大陳島建國村五鄰鄰長,接獲里長通知,要到關帝廟開編隊會議,里長依照上頭指示,要求各鄰鄰長詳細統計各鄰人數、鄉民基本資料,再由里長彙報上去,以利公署製發疏散證,分配撤離登艇的梯隊。
但當時祖父因痔瘡去給軍醫所的醫官開完刀後,術後嚴重感染,已在床上躺了一個月,連走路都要人攙扶,根本沒辦法赴會,於是就由身為長子,時年十七歲的父親代表出席。
父親記得第一次通知開會大約在傍晚六、七點鐘,吃完晚飯,父親步行出門,必須越過一個山頭才到關帝廟,一路寒風襲人,加上連日大雨,山路盡是碎冰泥濘,又濕又滑,苦不堪言。會議上的大人七嘴八舌,討論的內容十分瑣細,他一個少年,根本插不上嘴。這會議一直開到三更半夜才結束,父親只得獨自摸黑回家。回程行經山頭的墳場,一座座墓碑像鬼魅似的蟄伏在黑暗中,又像一張張慘澹的鬼臉,瞪視著父親,細雨依舊綿綿不絕地下著,冷冽的風像鬼哭一樣地嗚咽,嚇得父親寒毛直豎,只得加快腳步,好不容易回到了家,跨進家門的腿,還兀自發抖著。
這樣的會議一連開了好幾天,每次都開到半夜三更,以致於父親都得頂著淒風苦雨,穿越墳場返家,他極不願意參加開會,卻又沒辦法不去,直到村里相關資料終於彙整呈報上去了,所有鄉民才開始著手整理㩦行的家當,等待撤離的命令下達。
臨撤退前二天,還有個小插曲,公署突然發佈了一個命令,超過18歲的青年要立刻從軍,並且鎮守在大陳島,不能跟著去台灣。父親當時才17歲,但硬是被軍隊徵兵單位判定為18歲,要求他立刻去指定處所報到,準備發槍入伍,家人們為此都嚇壞了,父親若真被留在大陳島,和解放軍決一死戰,一江山的殷鑑不遠,那跟送死有何差別?所幸沒過多久命令又改,全島軍民全數撤退。
父親雖然不用從軍,但在撤退當天一大清早,還是被軍隊徵召,編入後勤單位的行李工,協助部隊打包公文器材,搬運軍需物資。
「當時我的心裡非常氣憤,你祖父臥病在床,不良於行,撤退時,還是讓人用擔架扛上軍艦的。家裡的成年人只剩下你祖母、你大姑姑和我三個人,我的四個弟弟、二個妹妹年紀都很小,別說搬行李了,你小叔叔、小姑姑那時候還得讓人抱著的,家裡一團亂,我卻被部隊徵召當行李工,心裡真的氣得要命。」父親說。
父親惱怒部隊的人太沒同情心,完全漠視羅家的處境,竟把家裡唯一壯丁的他抓走,他一直擔心家裡的行李沒人打理,只要一逮到機會就溜回家幫忙,其間溜了二次,又被部隊派人抓回去二次,所幸管理的軍官,同情父親的境況,並未處分父親,而藉這二次回家的機會,父親總算幫忙搬了好些家當上船。
從一大清早替部隊搬運大大小小裝箱打包的軍品物資,每一箱輕則二、三十公斤,重則五、六十公斤的物品,都是由人頂著寒風冷雨,踩過泥濘濕路,肩扛上船,但一整天下來,部隊卻只在早上發給每人一包乾糧果腹。
所謂的乾糧,就是軍隊配發,一包八片的營養餅乾加四顆薑糖,兩片餅乾夾一顆薑糖配著吃。可是父親扛了一整天的軍品物資,這一丁點的餅乾,沒有三兩下就吃光光了,饑腸轆轆,體力付出又大,到了下午,整個人頭昏眼花,覺得像要暈倒了。
直到晚上,父親總算把部隊交付的搬運工作做完,急忙衝回到家裡,家中早已空無一人,但還留下二大袋的行李,想是祖父母猜測父親做完工作還會回家一趟,因此騰不出人手搬走的行李,就留待父親回家,再帶上撤離的船艦。
此時山下的港口燈火通明,人聲鼎沸,遠處海面的軍艦也是全艦燈火,照得海面一片明亮,天空灰霾的雲層裡,來回巡弋的美軍戰機,不時傳來轟隆的聲響
。父親形隻影單地坐在家門門檻上,望著這間從出生到長大的祖厝發呆,家裡窗明几淨,桌椅整齊陳列,想是家人在離去前,曾經打掃整理過了,大家畢竟都還相信政府的話,不久的未來,國軍就會反攻大陸,收復失土,家人鄉親就能跟著國軍重返大陳的家園,只是這個不久的未來,究竟是多久呢?是一個月?三個月?還是一年?三年?
父親走回屋內,懷著落寞的心情,扛起二大袋的行李獨自步行到海邊的灘頭,順從岸口憲兵的指揮,搭上一艘登陸艇,再登上第七艦隊的軍艦,在父親印象中,那是一艘三層樓層的船艦,艦名叫什麼已不記得了,只記得龐大的艦橋結構宛如城堡般雄偉,艦首的巨砲昂揚指向天際,彷彿連月亮都可以轟得下來。父親站在甲板俯瞰海面,一切盡收眼底,相較於父親過去搭過的舢板船、雙桅帆船、機帆船,乃至於登陸艇,這是他搭過最先進的一艘船,也是他看過最壯觀的一艘船。
偌大的船艙裡擠滿了士兵、軍眷、百姓,卻沒有父親認識的人,沈悶的空氣,混雜濃洌的汗臭味、鹹重的海水味、嗆鼻的油料味、雨天的霉濕味、衣褲上的爛泥味,但一日的奔波勞頓,此刻終於可以稍事歇息的父親,對於空氣中的異味與吵雜喧嘩的人聲,已經漠然不覺。當心情沈靜下來,腦袋有了思考的餘裕,父親開始覺得忐忑不安,他不知道祖父母及他的姊姊、弟妹們是否平安登船了?身體虛弱又行動不便的祖父現在狀況如何?雖然知道艦隊航向的目的地是台灣的基隆港,但對於那個陌生的地方一無所悉的父親,也不確定上岸後,是否可以順利找到家人?父親不禁又在心裡埋怨強行徵召他搬運行李的部隊,害父親與家人失散,萬一再也找不到家人,該怎麼辦?至於到了台灣怎麼維持一家的生計,亦令父親感到憂心忡忡。當無數的問號湧上心頭時,父親更覺徬惶,不知何去何從?
除了憂心著未來,父親也開始回憶過往的點點滴滴,這座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島嶼,真的還有機會回來嗎?
軍艦終於鳴笛啓航了,一股濃濃的鄉愁,重重籠罩父親的心頭。
航行到午夜十二點時,艦方通告開伙,伙房端出一鍋又一鍋噴香的米飯,自從共軍透過空襲、砲擊截斷台灣對大陳島的運補後,早已多日不知米味的父親,思家想親的念頭才被這飯香打斷,早已饑腸轆轆的他,已經十幾個小時沒吃任何東西,似乎很多人也和父親一樣餓得發昏,所有人圍著鍋子爭先恐後地搶飯吃。
其實艦方準備的米飯份量充足,絕對足夠所有人飽餐一頓,但大家唯恐餓著肚子,爭先搶食,但當時海象不佳,六至七級的巨浪,令船艦顛簸得厲害,很多船客飽食後,根本經不起一路顛晃的航程,陸續有人開始暈船嘔吐,把吃下的飯全吐了出來,還有人連胃液膽汁都嘔出來。所幸父親似乎對暈船免疫,他大口大口吞了二大碗的米飯,這才恢復體力,隨後他回到被分配的艙房,一排排掛著雙層吊鋪的床位,精疲力盡的父親,爬上自己的吊鋪,不一會兒就沉沉睡去。
不可測的未來蟄伏在黑夜的海上,雄壯的軍艦乘風破浪,循著既定的航線,載著這群被迫離鄉背井的人們,航向看似光明的未來,而他們此刻的夢正彼此依偎著,等待一夜夢醒,迎接他們的,將是新的曙光。
一甲子是几年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懷鄉文集《靠岸》第十章 第七艦隊行李工
天剛拂曉,東方海面那顆碩大的太陽才剛剛金光燦爛地昇起,不一會兒,又被層層的烏雲遮蔽,約莫零下的氣溫,天空飄下的雨絲挾著寒氣,像針一樣刺人皮骨,從海上颳來的強風,在山谷水澗吼吼呼嘯著,一片淒風苦雨的情景,彷彿末日來臨的前刻。此時,整個大陳島正陷入騷動,家家戶戶都在翻箱倒櫃,整理早已綑好的家當,其間夾雜著呼爺喚兒的吆喝、哭天搶地的哀嚎,全付武裝的士兵,一列列、一隊隊走過街道,載運物資的軍車,不斷來回穿梭,港口塞滿了各型的艦艇,天空佈滿巡弋的美軍軍機,遠處的海面,美軍的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重重佈列在大陳海域,唯獨連日不斷對大陳島砲擊轟炸的解放軍炮兵、航空兵,突然消聲匿跡了。
這一天,1955年2月8日,大陳島撤退,國民政府執行「金剛計劃」的第一天。
依據「金剛計劃」實施內容,美軍第七艦隊負責海、空、陸掩護、掃雷、警衛、軍民載運撤離,載運路線則有上大陳四個灘頭、下大陳三個灘頭。「大陳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將住民以村為單位編隊,隊設隊旗、人佩名條,以利識別,每人發給五日份糧食,少數不願離開大陳島故居的,則各發一個月糧食,死活各依天命。
雨勢愈來愈大,寒風刺骨,道路泥濘難行,大陳鄉民個個背負三、四十公斤的行李,㩦老扶幼,湧向海岸灘頭,踩過臨時搭起的浮板,登上一艘艘登陸艇,再頂著海上五、六級的大浪,被接駁到飄揚著星條旗的美國第七艦隊的軍艦上,直到此刻,所有的鄉民這才回首世居超過一個甲子的島嶼,心頭湧起告別家鄉的哀傷和離愁,也有很多人認為不用多久,就會再隨國軍收復故居,僅僅收捨簡單的細軟離鄉,卻不想這一別,竟是一生,一萬八千名的大陳鄉民,從此飄流到了台灣,落地生根,成家立業,台灣,雖是老一代的異鄉,卻成為下一代的家鄉。
自從一江山在除夕夜被中共解放軍攻陷之後,整個過年的年節裡,大陳島不斷承受來自解放軍無情的空襲和砲擊,軍民傷亡時有所聞,尤其原本是大陳島北方鋼鐵屏障的一江山,現在反過來變成一把直指要害的利刃,島上軍民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大家心知肚明,大陳島淪陷只是時間的問題,國民政府是撤是守?決定全島軍民是生是死的命運。
一江山在中共解放軍陸、海、空聯合攻擊下,血流成河、屍橫遍海的情景,大陳鄉民歷歷在目,繼而想到解放軍一旦揮兵攻打大陳島,家園成為焦土,親人屍骨無存,怎不令人膽顫心驚?而國民政府又不斷宣傳共產黨在中國大陸恐怖統治的手段,更令鄉民惶惶不可終日,難有一夜安寢。所幸國民政府最後做出全島撤離的決定,軍民莫不額手稱慶,心中一塊大石終於放下。
根據「大陳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的撤離計劃,居民以村為單位,編成一個大隊,每大隊有三個中隊,每中隊有三個分隊,當時祖父羅啓明是大陳島建國村五鄰鄰長,接獲里長通知,要到關帝廟開編隊會議,里長依照上頭指示,要求各鄰鄰長詳細統計各鄰人數、鄉民基本資料,再由里長彙報上去,以利公署製發疏散證,分配撤離登艇的梯隊。
但當時祖父因痔瘡去給軍醫所的醫官開完刀後,術後嚴重感染,已在床上躺了一個月,連走路都要人攙扶,根本沒辦法赴會,於是就由身為長子,時年十七歲的父親代表出席。
父親記得第一次通知開會大約在傍晚六、七點鐘,吃完晚飯,父親步行出門,必須越過一個山頭才到關帝廟,一路寒風襲人,加上連日大雨,山路盡是碎冰泥濘,又濕又滑,苦不堪言。會議上的大人七嘴八舌,討論的內容十分瑣細,他一個少年,根本插不上嘴。這會議一直開到三更半夜才結束,父親只得獨自摸黑回家。回程行經山頭的墳場,一座座墓碑像鬼魅似的蟄伏在黑暗中,又像一張張慘澹的鬼臉,瞪視著父親,細雨依舊綿綿不絕地下著,冷冽的風像鬼哭一樣地嗚咽,嚇得父親寒毛直豎,只得加快腳步,好不容易回到了家,跨進家門的腿,還兀自發抖著。
這樣的會議一連開了好幾天,每次都開到半夜三更,以致於父親都得頂著淒風苦雨,穿越墳場返家,他極不願意參加開會,卻又沒辦法不去,直到村里相關資料終於彙整呈報上去了,所有鄉民才開始著手整理㩦行的家當,等待撤離的命令下達。
臨撤退前二天,還有個小插曲,公署突然發佈了一個命令,超過18歲的青年要立刻從軍,並且鎮守在大陳島,不能跟著去台灣。父親當時才17歲,但硬是被軍隊徵兵單位判定為18歲,要求他立刻去指定處所報到,準備發槍入伍,家人們為此都嚇壞了,父親若真被留在大陳島,和解放軍決一死戰,一江山的殷鑑不遠,那跟送死有何差別?所幸沒過多久命令又改,全島軍民全數撤退。
父親雖然不用從軍,但在撤退當天一大清早,還是被軍隊徵召,編入後勤單位的行李工,協助部隊打包公文器材,搬運軍需物資。
「當時我的心裡非常氣憤,你祖父臥病在床,不良於行,撤退時,還是讓人用擔架扛上軍艦的。家裡的成年人只剩下你祖母、你大姑姑和我三個人,我的四個弟弟、二個妹妹年紀都很小,別說搬行李了,你小叔叔、小姑姑那時候還得讓人抱著的,家裡一團亂,我卻被部隊徵召當行李工,心裡真的氣得要命。」父親說。
父親惱怒部隊的人太沒同情心,完全漠視羅家的處境,竟把家裡唯一壯丁的他抓走,他一直擔心家裡的行李沒人打理,只要一逮到機會就溜回家幫忙,其間溜了二次,又被部隊派人抓回去二次,所幸管理的軍官,同情父親的境況,並未處分父親,而藉這二次回家的機會,父親總算幫忙搬了好些家當上船。
從一大清早替部隊搬運大大小小裝箱打包的軍品物資,每一箱輕則二、三十公斤,重則五、六十公斤的物品,都是由人頂著寒風冷雨,踩過泥濘濕路,肩扛上船,但一整天下來,部隊卻只在早上發給每人一包乾糧果腹。
所謂的乾糧,就是軍隊配發,一包八片的營養餅乾加四顆薑糖,兩片餅乾夾一顆薑糖配著吃。可是父親扛了一整天的軍品物資,這一丁點的餅乾,沒有三兩下就吃光光了,饑腸轆轆,體力付出又大,到了下午,整個人頭昏眼花,覺得像要暈倒了。
直到晚上,父親總算把部隊交付的搬運工作做完,急忙衝回到家裡,家中早已空無一人,但還留下二大袋的行李,想是祖父母猜測父親做完工作還會回家一趟,因此騰不出人手搬走的行李,就留待父親回家,再帶上撤離的船艦。
此時山下的港口燈火通明,人聲鼎沸,遠處海面的軍艦也是全艦燈火,照得海面一片明亮,天空灰霾的雲層裡,來回巡弋的美軍戰機,不時傳來轟隆的聲響
。父親形隻影單地坐在家門門檻上,望著這間從出生到長大的祖厝發呆,家裡窗明几淨,桌椅整齊陳列,想是家人在離去前,曾經打掃整理過了,大家畢竟都還相信政府的話,不久的未來,國軍就會反攻大陸,收復失土,家人鄉親就能跟著國軍重返大陳的家園,只是這個不久的未來,究竟是多久呢?是一個月?三個月?還是一年?三年?
父親走回屋內,懷著落寞的心情,扛起二大袋的行李獨自步行到海邊的灘頭,順從岸口憲兵的指揮,搭上一艘登陸艇,再登上第七艦隊的軍艦,在父親印象中,那是一艘三層樓層的船艦,艦名叫什麼已不記得了,只記得龐大的艦橋結構宛如城堡般雄偉,艦首的巨砲昂揚指向天際,彷彿連月亮都可以轟得下來。父親站在甲板俯瞰海面,一切盡收眼底,相較於父親過去搭過的舢板船、雙桅帆船、機帆船,乃至於登陸艇,這是他搭過最先進的一艘船,也是他看過最壯觀的一艘船。
偌大的船艙裡擠滿了士兵、軍眷、百姓,卻沒有父親認識的人,沈悶的空氣,混雜濃洌的汗臭味、鹹重的海水味、嗆鼻的油料味、雨天的霉濕味、衣褲上的爛泥味,但一日的奔波勞頓,此刻終於可以稍事歇息的父親,對於空氣中的異味與吵雜喧嘩的人聲,已經漠然不覺。當心情沈靜下來,腦袋有了思考的餘裕,父親開始覺得忐忑不安,他不知道祖父母及他的姊姊、弟妹們是否平安登船了?身體虛弱又行動不便的祖父現在狀況如何?雖然知道艦隊航向的目的地是台灣的基隆港,但對於那個陌生的地方一無所悉的父親,也不確定上岸後,是否可以順利找到家人?父親不禁又在心裡埋怨強行徵召他搬運行李的部隊,害父親與家人失散,萬一再也找不到家人,該怎麼辦?至於到了台灣怎麼維持一家的生計,亦令父親感到憂心忡忡。當無數的問號湧上心頭時,父親更覺徬惶,不知何去何從?
除了憂心著未來,父親也開始回憶過往的點點滴滴,這座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島嶼,真的還有機會回來嗎?
軍艦終於鳴笛啓航了,一股濃濃的鄉愁,重重籠罩父親的心頭。
航行到午夜十二點時,艦方通告開伙,伙房端出一鍋又一鍋噴香的米飯,自從共軍透過空襲、砲擊截斷台灣對大陳島的運補後,早已多日不知米味的父親,思家想親的念頭才被這飯香打斷,早已饑腸轆轆的他,已經十幾個小時沒吃任何東西,似乎很多人也和父親一樣餓得發昏,所有人圍著鍋子爭先恐後地搶飯吃。
其實艦方準備的米飯份量充足,絕對足夠所有人飽餐一頓,但大家唯恐餓著肚子,爭先搶食,但當時海象不佳,六至七級的巨浪,令船艦顛簸得厲害,很多船客飽食後,根本經不起一路顛晃的航程,陸續有人開始暈船嘔吐,把吃下的飯全吐了出來,還有人連胃液膽汁都嘔出來。所幸父親似乎對暈船免疫,他大口大口吞了二大碗的米飯,這才恢復體力,隨後他回到被分配的艙房,一排排掛著雙層吊鋪的床位,精疲力盡的父親,爬上自己的吊鋪,不一會兒就沉沉睡去。
不可測的未來蟄伏在黑夜的海上,雄壯的軍艦乘風破浪,循著既定的航線,載著這群被迫離鄉背井的人們,航向看似光明的未來,而他們此刻的夢正彼此依偎著,等待一夜夢醒,迎接他們的,將是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