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一條小團團長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一條小團團長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一條小團團長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一條小團團長相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傳小編 趙傳 「老不休Play For Life」MV首播 入行33年的趙傳在邁入「耳順之年」之際將發行全新專輯《老不休》,專輯音樂到造型皆以「老不休」為概念延伸貫穿,讓人從聽覺到視覺皆顛覆過往對趙傳的印象及「老」的定義,其中同名主打更把「老而不休、再活一次」的意義彰顯,自認「聲音」跟「骨頭」...

一條小團團長相 在 MillyQ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8 18:22:19

“And now here is my secret, a very simple secret. It is only with the heart that one can see rightly; what is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s.”- 🤴🏻...

  • 一條小團團長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6 20:00:43
    有 638 人按讚

    📢傳小編

    趙傳 「老不休Play For Life」MV首播

    入行33年的趙傳在邁入「耳順之年」之際將發行全新專輯《老不休》,專輯音樂到造型皆以「老不休」為概念延伸貫穿,讓人從聽覺到視覺皆顛覆過往對趙傳的印象及「老」的定義,其中同名主打更把「老而不休、再活一次」的意義彰顯,自認「聲音」跟「骨頭」是全身上下最年輕「部位」的趙傳在音樂上不但想像自己是「龐克男孩」詮釋出歌曲活力,MV更化身「舞棍」小秀舞技盡情耍帥,當中穿插他投籃、射飛鏢「神準」奇蹟神技,可說是「六十歲仍一條活龍」最佳表率!而在MV中充份展現爽朗高亢歌聲及「倒三角」宛如年輕小伙子的體魄的他,可說再再展現「老不休」絕佳狀態,還因此「招蜂引蝶」被年輕美眉們團團簇擁,被虧「臨老入花叢」的他舉手投足都魅力十足!

    趙傳新專輯同名主打〈老不休〉傳達「人生六十才開始」及「活到老、玩到老」的精神,藉由歌曲唱出出道33年的歷練及心境,更顛覆大家對「老」的定義;而這首嘗試放客搖滾融合爵士曲風的趙傳,把歌曲中放蕩不羈帶些狂野的態度詮釋到位,堪稱是趙傳入行以來最「動感」的作品!精準傳達出歌曲活力的趙傳透露自己詮釋的「秘訣」是「保持年輕的心」,在錄音室想像自己是玩龐克搖滾樂男孩的他笑說:「每個人心裡面都住著一個小男孩或小女孩,想做什麼是就去做,其實正是這首歌想要傳達的精神!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放客搖滾曲風的歌,這次新專輯決定大膽嘗試,想像自己是帶點龐克風的年輕小伙子在演唱上會毫不掩飾地表現自我風格,終於唱出〈老不休〉想要給人的豐富情緒!」除了心境保持年輕,自認全身上下「聲音」及「骨頭」兩部位最年輕的趙傳笑說:「會說聲音『最年輕』是因為我從剛出道到現在一直保持每周吊嗓練唱的習慣,狀態自認跟年輕時沒兩樣!至於『骨頭』部分也是因為長期打籃球、健身保持高強度運動,所以骨頭算是我全身最『硬朗』的地方,對於邁入60歲的我來說很重要,是一大優勢!」

    把這些年人生歷練唱進專輯同名主打〈老不休〉中的趙傳,配合歌名英文”Play for life”,MV特別讓趙傳一次「玩個夠」,不但獻出「第一次」舞蹈初體驗,更大玩射飛鏢及貢獻投籃三分球的神準畫面,更在舞廳中被辣美眉們簇擁「臨老入花叢」,彷彿藉由歌曲MV宣告自己人生另個精彩「六十才開始」!搭配〈老不休〉動感旋律,導演特別安排趙傳在MV中「小試身手」秀舞技,只見首次在螢光幕前跳舞的他特別進舞蹈教室請老師「補習」,雖然不是跳舞出身,但原本肢體語言就靈活他靠著天生的節奏韻律感達成「舞蹈」挑戰;趙傳笑說:「念書的時候參加過學生舞會,也常去舞廳跳舞”ㄆㄚˊ”(耍帥的台語)一下,所以舞蹈對我來說算容易上手!」不過也因為要在歌曲MV中又唱又跳,自認體力如牛的趙傳一下子跳地氣喘吁吁,大嘆:「當唱跳歌手真的不容易!」

    除了在螢幕前獻出舞蹈「處男秀」,MV中善盡「老不休」精神的盡情耍帥的趙傳,射飛鏢、帶BAND唱歌甚至在酒吧中跟辣美眉們熱舞邂逅樣樣來,其中有一幕趙傳「左擁右抱」六位美眉甚至還被「拖走」大享齊人之福的畫面,頗有「臨老入花叢」的趣味感;事實上唱歌又會運動的趙傳坦承年輕的時候「異性緣」算普通,他笑說:「我不是風流派也不是專情派,我是『不解風情』派!哈哈!」他解釋說:「因為可能長相看起來比較老實,有機會跟女生出來約會,從頭到尾就是跟我一直聊天!」問趙傳年輕時候的「把妹」撇步?他笑說:「我唯一的招數就是彈吉他唱歌吧!只要自彈自唱通常都會有女生主動跟我聊天!」儘管出道時高唱「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但唱起歌來特別帥的趙傳自認除了靠著自彈自唱讓自己外表加分外,被問到自己最帥的部位時,趙傳笑說:「上半身!哈哈!我想應該是『身材』吧!雖然我個兒不高,但身材算勻稱,拜打籃球之賜,手臂肌肉都還有,最重要上半身還是保有年輕時『倒三角』的身材,算是自己最引以為榮的地方!」


    趙傳 老不休 Play For Life
    ➡🤘數位線上聽 傳送門
    https://chaochuan.lnk.to/PlayForLife

    ➡🤘趙傳人生大夢演唱會
    時間:2021/7/31 19:30
    地點: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售票: https://wenk.in/04XhBq

    鎖定更多趙傳相關消息請至以下相關網站:
    ➡🤘趙傳官方Instagram
    https://reurl.cc/KxnGqj
    ➡🤘旋風音樂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reurl.cc/WmW65
    ➡🤘趙傳官方微博
    https://weibo.com/u/2321419025

    #趙傳
    #首播
    #老不休
    #老不休專輯4月22日數位發行
    #老不休專輯4月28日實體上架
    #7月31日北流人生大夢演唱會

  • 一條小團團長相 在 那對爸媽 The Father&Moth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9 21:08:16
    有 4,716 人按讚

    [ 我的媽媽 ]

    深藏在我心中許久的秘密,我一直都不敢說也不想說、更不願意去訴說:
    媽媽是個養女的悲傷過往。
    今天去探望媽媽後的心情是如此的複雜,內心裡的感受猶如今天寒冷的天氣涼入心扉,內心裡更有著冬天即將結束的莫名滄桑!
    為了記錄下這段記憶與媽媽苦難的一生。我決定寫下媽媽這段生命中的辛酸血淚!
    讓這段深層的陰影得以釋懷與救贖。

    媽媽曾經私下跟我說:
    [我無法理解為何我爸爸要把我送給別人當養女,因為既不是家庭的經濟因素、也不是我的健康因素、更不是我的長相剋家人。只因為是:重男輕女的觀念使然]。
    當時保守傳統思想的醬缸文化就是~生第一個小孩就必須要是個男丁才能光耀門楣,媽媽剛好排行老大又是女生,就這樣被莫名其妙的被送走了。
    我媽媽的苦難一生就此開始展開,當王家的養女後,被取名叫:王昭。
    原來外祖父領養小孩的目的是:
    為了短暫不孕的外婆可以順利生出自己的血脈,因為外婆結婚多年膝下無子,台灣有個習俗~短暫不孕只要領養個小孩來沖喜,就可以讓女人順利的受孕生子,所以媽媽到了王家後被取名為~王昭。
    也順利的招來了弟妹。

    媽媽一生下來剛滿月就這樣被領養走了,2年後媽媽的養母終於生下了男丁,從這一天開始,媽媽的苦難人生就此來到了。
    沒有血緣關係又是被領養來[昭弟]的媽媽,所有的寵愛開始被轉移到弟妹的身上。王家陸續生了2男2女,因為外婆家裡人口眾多,媽媽9歲就開始做起所有的家事兼照顧弟妹的工作,帶弟妹、洗衣服、下田除草、砍材燒菜煮飯,因為媽媽只讀了1年小學後就輟學在家幫忙照顧弟妹洗衣燒飯,這樣的養女歲月就這樣一晃20個年頭,小時候媽媽無法選擇自己的人生,長大到適婚年齡的媽媽想選擇自己的婚姻,但是····
    外祖父卻自做主張,幫媽媽許配給良田萬頃的莊家么兒子(就是我的父親)。

    因為年輕時的父親是個有名的花少爺,祖母寵愛有加、溺愛成性,俗諺云:省了棒子,壞了孩子。所以父親是個一事無成的玩袴子弟。
    媽媽當初反對的婚姻也是被養父強迫式的送做堆,女人真是油麻菜仔命!
    想來真是凄慘!
    因為祖父瞧不起父親的不成才,媽媽也跟著遭殃,為人兒媳婦的媽媽每天都以淚洗面,時常想一走了之,但是隨著5個小孩的呱呱墜地,我媽媽從怨懟變成了認命,也養成了堅強不服輸的個性,努力的活著、盼望有一天黎明的到來!

    媽媽為了守護著5個小孩長大,在那食衣住行缺乏的年代,我們過著三餐不繼的生活,每天不是吃泡飯、就是吃白飯配醬油或是吃番薯籤。這是我今生最最難忘的艱苦歲月!
    媳婦終會熬成婆,當祖父祖母都百年後,爸爸6個兄弟就此分家,各房各自經營各自的家業,因為媽媽不服輸的個性與認真打拼命行動力,把家裡照顧的井井有條,生意經營的欣欣向榮,我幾乎快變成了富二代。

    但命運多舛的媽媽,以為好日子就要到來,因為做塑膠生意,金錢往來全由父親經手,奈何父親本性難改,每天花天酒地到處睹博,媽媽被瞞在鼓裡,以為是生意上的交際應酬,加上父親的花言巧語把不識字的媽媽騙的團團轉。
    等有一天債主出現家裡要錢時,才知道爸爸開出的支票是個天文數字。媽媽只好變賣所有的田地家產還清全部的債務。

    破產的家業,在鄉下是容不下父母再住下去了,媽媽在姊姊的建議下舉家北上,重新開始~做起了市場賣水果的生意。但是,流動攤販是要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每天都要躲警察過日子,個性好強的媽媽為了生活,就在這種環境下苦撑了30年。
    其中經歷了爸爸的往生與媽媽發生嚴重的車禍,手術截斷4根腳趾後,才結束了販賣水果的辛苦歲月!
    媽媽只有享受了10年左右的清靜生活,就被病魔纏身(罹患了老年癡呆症),直到現在!
    這原生家庭造就了我的人生觀:
    1.苦難讓人堅強。
    2.天無絕人之路。
    3.女人是油麻菜籽命。
    4.男人重要的是品性。
    5.不菸不酒不睹才是大丈夫。
    6.培養自己獨立堅強的韌性。

    在這寒冷的週末夜,
    分享我內心的獨白!

    #那對爸
    #我的媽媽
    #原生家庭

  • 一條小團團長相 在 張珮歆Carey Ch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16 03:50:23
    有 257 人按讚

    【 北一女校慶聊天十分鐘45元的新聞,還可以怎麼討論?】
    ﹏﹏﹏﹏﹏﹏﹏﹏
    ▍輿論怎麼開始的?
    ﹋﹋﹋﹋﹋﹋﹋﹋
    .
    北一女中12月12日舉行117周年校慶和園遊會,其中一個攤位提供「聊天」項目,消費者可以從街舞社社長、民謠吉他教學、流行音樂社社長、合唱團團長等學姐中,選擇拍照、點歌、聊天、打球等活動。
    .
    引發網路熱議,有人認為有商業頭腦、有人則認為不妥,更多的是在網絡平台的批評和羞辱。
    .﹏﹏﹏﹏﹏﹏﹏﹏﹏﹏﹏
    ▍可以用什麼方式更深討論?
    ﹋﹋﹋﹋﹋﹋﹋﹋﹋﹋﹋
    .
    1、標籤拆解:
    .
    將主角多重身份背後標籤拆解,通常輿論都是從標籤的衝突之中產生
    比如「你是xxx就應該要ooo」,而當沒有做到ooo時,就會引起輿論
    所以將標籤拆解,以便理解「預設概念衝突」是怎麼發生的
    .
    2、三種觀點:
    .
    這件事的社群輿論主要從三種觀點切入,分別為 #社會 #商業 #教育
    我會以第一人稱口吻,描述各持這三種不同觀點的人會怎麼表達
    .
    3、先後因果:
    .
    先發生「園遊會」,才有「網路熱議」,然後才有「新聞報導」
    所以不能直接看到「新聞」來反推「辦這種活動」的起心
    「是為了賺錢才辦活動」
    .
    🚩標籤拆解
    .
    北一女學生同時背負 #女性 #名校 #高中生 的標籤
    .
    🚩三種觀點
    .
    ▍社會觀點
    .
    著重在 #女性 #名校 的討論
    .
    ►為什麼這麼多活動,「拍照」「點歌」「打球」可以,唯獨「陪聊」被特別放大?
    .
    ►「女性」與「盈利」掛鉤,潛意識便會跳出「性交易」「八大行業」?
    這是這社會還不願正視的問題所致,#污名化 和 #歧視 普遍散落。
    .
    一來不明白八大行業真正內容為何,而直接認為這是下賤、骯髒的,事實上,並不是所有酒店從業人員都是在賣身、賣感情,會上酒店的人也不是每個都想亂搞。
    .
    酒店客群主要分成商業客和兄弟客,商業客就是一般西裝領帶的商務人士而已。
    .
    酒店又依照服裝樣式開放程度分成 制服店、禮服店、便服店。
    以最單純的禮服店而言,就只是倒酒、整理桌面、唱歌聊天,僅此。
    .
    再有更多的接觸,如果自己不能接受,是可以拒絕並換桌/換台的,看每個人程度到哪(當然有些人就是想找人包養,用自己去交換未來,用話術和身體去勾引客人,但大部分不是。)
    (btw我前男友幹上的那個就是這種典型,但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感謝前男友讓我對酒店行業了解透徹。)
    .
    當感受到被侵犯時,每個小姐會有求救暗號,打暗號讓少爺/行政/幹部知道,就可以被保護離開。
    .
    二來是對於女性的「貞潔」要求凌駕於「身體自主權」,女性應是屬於另一個主體的,不是自己的,這種「自己」除了身體,還上崗到了包括「時間」「談心裡話」
    當這樣的行為被作為獲利工具,就如同出賣自己的靈魂約契
    .
    ►名校背後的品德枷鎖
    .
    大家對於這種社會新聞「xx高材生竟然犯了oo罪」不陌生,這種就是標籤的概念衝突。
    背後假定了「會讀書就應該品行優良」
    .
    或者穿著小綠綠制服,走在路上就應該要舉止端莊賢淑、在公車上要坐有坐相等等。
    (短褲夾腳拖是我高中的基本配備,想來也是對於這種標籤的微小反抗。)
    .
    今天當「應該品行優良的高材生」與「八大從事人員的陪聊工作」碰上了,標籤的衝突因而產生。
    .
    ►物化自己、販賣父權紅利?
    .
    如果說酒店公關是物化女性和販賣父權紅利的終極體現,那在灰色地帶的直播主、「線上聊天平台」算不算是?
    她們都知道「我是漂亮的/性感的/甜美可愛的」「女人」正是收益來源,因此從事此行業。
    .
    但北一女學妹一開始辦這攤販的起心,是「因為我知道男人會付我錢」而去辦的嗎?
    .
    什麼是物化自己?
    用身體作為契約的客體,主動的成為從屬者/商品化,又因性別權力不對等而失衡。
    .
    就我與學妹們聊天的過程中,她們的起心本意與「仗著自己是女生來賺取男生的錢」而且「我就是要成為商品本身附加在男生身上」恐怕相去甚遠。
    .
    ▍商業觀點
    .
    著重在 #名校 與 #高中生 的討論
    .
    ►如果說市場機制裡,有需求就有供應,有客群願意掏錢買單,交易便成立
    但這個需求是被創造出來的、還是本來就存在?
    .
    這個需求內涵是什麼?
    是社會上無處可去的焦慮。
    .
    對高中生而言,就是升學壓力、同時處理課業、人際、社團、家庭的滿腹辛酸,師長的不理解或高壓要求
    因此他們有了「只有年紀相近的學長姊能體會、並針對當前環境給予建議」的需求。
    .
    對校外而言,是對光環的想像與追逐。
    人們對於自己未到過的地方,會有加成的想像附著,例如,能出國讀書/旅行,一定很有國際觀/一定家裡很有錢,那他們是怎麼做到/從中習得什麼,無論他們到底是靠自己的努力達成還是靠爸(能考上名校,也是有一定程度的文化資本落差)
    .
    不一定是升學主義學歷至上,根本而言,出於人性的基本好奇使然。
    .
    ►園遊會本質:娛樂性的進行學生商業行為賺取班費
    .
    這邊有兩種輿論聲音:分享心得經驗怎麼可以拿來賺錢/怎麼可以用無成本的方式賺錢
    .
    但首先,沒有人會在園遊會時候做公益,什麼家裡的破布娃娃都可以拿來賣個三五十塊
    .
    與其說為了賺大錢來辦活動,不如說為了符合園遊會性質加減產生一些金錢流動
    .
    大家都有辦園遊會的經驗,通常都先問班上有沒有人家裡是賣什麼吃的喝的,再來設計一些遊戲或服務
    這就是練習如何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盤點現有資本設計商業模式
    .
    對高中生而言,他們的資本並不多
    「知識」和「經驗」正是他們最大的資產
    .
    呈上,當他們發現有市場需求,而他們正好能以現有資本作出供給,且現實面呈現供不應求情形,證明這樣的價格符合市場機制並未超過
    .
    但為什麼知識可以賣錢?
    .
    ►知識經濟、知識變現
    .
    有位知名網紅表示「女學生要想啊,你憑什麼賺取這個錢,律師和心理諮詢靠講話可以收那個錢,是因為他們的專業」
    .
    憑什麼賺這個錢,就是對於這個「知識」和「經驗」的質疑。
    .
    坊間職能培訓、升學求職經驗分享、家教、線上課程、一堆冬夏令營培訓、之前紅極一時的醫學生面試工作坊爭議,之間的差別是什麼?
    .
    知識經濟是近幾年才蔚為風潮的商業模式,最初因著互聯網從中國大陸崛起,2017年被稱作知識經濟元年
    .
    除了打破原本實體物換取收益的模式,也包括縮短知識變現歷程(產品-營銷-交付),轉變為擁有知識的主體獨立完成這個流程,實質經濟性價值判斷就來自「知識的不可取代性」
    .
    衝突點在於他們認為,高中的知識,大家攝取的大部分相同,不可取代性低、「專業性」低,有課綱、有老師,就能觸及這塊知識
    .
    但「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已經脫離全民教育的階段,高中課程更深更廣,無法妥善吸收而載浮載沉於知識苦海的學生才是多數
    .
    北一女學生的專業,不止在於課業本身,更是「學習如何學習」這件事,「如何有效率的、有系統性的」張羅和梳理浩瀚陌生知識,這才是她們的不可取代性。
    .
    ►「零成本、高收益」
    .
    這則新聞被放上網時,那個筆者用這句話來形容這個攤販,這個「零成本」恐怕未估計得到這些知識和經驗時間的隱形成本
    .
    在跌跌撞撞中所獨自承受的心理壓力,在沒有人提攜和引領時的惶恐和迷茫,這些對高中生而言,都是很沈重的成本
    .
    在這過程中,學習如何去找前輩解決種種心理與精神困境,如何與同儕相處互動待人處事、在社團上當幹部,學習如何做一個領導者
    .
    要同時兼顧家庭、課業、社團、人際,這些是成本,也是經驗的獨特性
    .
    ►業界前輩怎麼說
    .
    我從前輩板上截取的,但資料太多混淆來源了,如果有人知道麻煩告訴我!
    .
    原文如下:「
    【怎樣是門好生意】
    有一年的期末報告主題是老師給每一組學生一百美元的基金,要他們去創造最高的收入,並在期末報告時上台分享。
    .
    大部分同學都是去買東西來賣,靠各種加工或銷售方式賺取差價。但最後獲勝的那一組根本沒有買任何東西來賣,卻獲得了最高收入跟超高利潤率。你猜他們怎麼做的?
    .
    這組同學仔細分析了所有手上擁有的元素,發現這次報告最有增值空間的不是那一百元能買來的東西,而是他們自己花在這件事上的工作時間、全班同學在期末報告時專注聆聽的十分鐘,以及這些準畢業生的未來。
    .
    於是他們把期末報告的上台時段賣給了徵才企業跟獵才公司,最後選了出價最高的一家,不僅沒有花到那一百元,還賺了好幾千元的收入,甚至可以獲得未來獵才成功的抽成機會。
    .
    這就是商業頭腦,懂得從資源稀有角度出發。我要是天使投資人,還會想從當中談一輪找出是誰發想跟執行這個計畫的(當然要付錢給他們),長期輔導跟追蹤這一群孩子。
    #時間才是最值錢的資產 #年輕人的未來更是」
    .
    ▍教育觀點
    .
    著重在 #名校 #高中生 的討論
    .
    ►誠如前面所述,能夠上名校的,有一定程度的社會背景和文化資本,這些是幸運,而不單靠「自己多努力」
    .
    有些人認為,這是販賣光環,是忽視了作為社會族群中佔優勢的位置,將功勞佔為己有的自大行徑
    .
    但不只北一女有標籤,其他學校各自有各自的原罪要背負,這邊的問題,我想,是會持續在有人有文明的社會持續存在的
    .
    ►身分,資格論,17歲怎麼談108課綱?
    .
    高二,才經歷新課綱一年,可能連自己學習歷程都還搞不定、甚至連老師、學校都還摸不清楚課綱到底在做什麼,有什麼資格談、甚至收錢?
    .
    理念者與實踐者,很多時候是不同人。
    .
    在坊間教育組織裡,是因為認同了同一個理念而湊在一起,但在國民教育的教學場域,一個政策的實施,不是每個人都認同,迫使大家開始群起討論這個方向,需要更多的激盪和問題反饋,才是推動下一個進程、或是將遇見所阻呈報回政府機關並再修正的重要過程。
    .
    更多的討論,應是被鼓勵、而非以資格審查而禁止的。
    .
    另外,新課綱大家都還在摸索,教學者與當事者,會有不同的摸索經驗,是只有那個位置能看見的視角和困境、新想法和新的焦慮
    .
    各自有各自獨特經驗,就值得被提出來探討,跨越了身份審查的問題
    .
    ►教育資訊落差,是可以販賣的嗎?
    .
    現實是,北一女的資源肯定比其他學校優渥。(我在TFT徵才那篇有詳細談)
    .
    她們有的資訊、管道、組織、計畫,其他學校可能不見得有、或老師不見得重視,阻斷許多機會流入學生手中的可能。
    有些人認為,名校學生經歷這些活動營隊後的心得,販賣給其他學校沒有參加過的學生
    .
    衝突點在於,這樣的資源落差,是大多數教育(含NGO)工作者致力想解決的問題,當這種落差被用作盈利時,是一種「傾銷」之既視感
    .
    在國際衛生場域上,曾發生過一件事:
    某A大國獲得B小國的共用病毒株後,回去研發出疫苗,再高價賣給B國
    .
    這個共用病毒株可視為總體教育資源,名校(A國)從總體資源中拿取站比較多的資源後,有能力產製出知識結晶(視做疫苗),再賣給原本被剝奪資源的那些學校學生(B國人民)
    .
    雖然行為無本意,但在結構上問題油然而生,高中生或許不明白這件事還藏有這一層問題在,但每個角色在社會上,都同時擁有壓迫與被壓迫者的位置。
    .
    .﹏﹏﹏﹏﹏﹏﹏﹏﹏﹏﹏
    ▍為什麼先後因果關係重要?
    .﹋﹋﹋﹋﹋﹋﹋﹋﹋﹋﹋
    .
    有段話如下:
    .
    「顧客清一色是男性,恐怕賣的都還是“女高中生”甚至“北一女”相關的概念,所以“成本”並不是零,而賺取的就是“父權紅利”,所以這件事的本質其實是“父權經濟”。
    .
    “父權經濟”在任何男性掌握資本而且有貧富差距的社會都存在,程度多少的問題而已,因為“愛慾”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而且女性天生可以在生理和心理上供給,所以市場必定存在。父權經濟的光譜很廣,從單純的陪伴經濟到性產業都是。」
    .
    ►這是很典型「用新聞來看事情」
    .
    看似振振有詞,實質為 #倒果為因 的謬論例子。
    .
    再次強調,是先有園遊會,才有新聞。
    不能看到新聞註解「顧客清一色都是男性」,就認為學生是為了招攬男性而做。
    .
    🚩那新聞媒體怎麼報的呢?
    .
    ▍標題:「真香」「暴動」「懂賺」「清一色男性」
    .
    ▍內文:
    .
    「有沒有照片?正的話馬上驅車前往」
    「便宜還保證女高中生」
    「不早講,我在火車上了」
    「直播主出道預備」
    「良心事業,人美心美」
    .
    ►著重顏值、外貌,而非舉辦活動初心,強化「只有漂亮的我才要去」
    .
    是她們在物化自己、還是新聞出來後,社會在物化她們?
    .
    ▍這是對事實的描寫、還是變相鼓勵風潮?
    .
    是對社會反應的記載,還是以明知可能的眾矢之的作為標題博眼球?
    .
    記者知不知道可能會產生的輿論和社會問題、對當事者、北一女的傷害?
    .
    記者有沒有這個責任要知道後續可能影響?
    .
    有沒有攔截問題的責任?
    .
    ▍刻板印象的強化與新的標籤

    在議題被鼓動到大家一窩蜂去搜尋時,「陪聊」「台女」在搜尋度暴增,新的標籤就產生了,成為「熱門關鍵字」,永遠留在網路平台上。
    .
    ▍媒體少了什麼?
    .
    所有新聞文章都是互抄,片面之詞呈現,但網絡的反撲、指責、甚至對女學生的羞辱卻視而不見。
    .
    所謂的不客觀,不是因為主觀意識表示支持與否,而是少了不同聲音。
    .
    在後續造成的輿論有哪些、校長回那封信的前提是什麼、大家在意的關鍵點是哪些、為社麼會有這個現象、當事者受網路攻擊後的反應如何?
    甚至用數據分析網路聲量、正負面比例、搜尋關鍵字圍繞哪些問題
    .
    這些也都是客觀事實,並不是主觀認定,是可以同時呈現在報導裡的。
    .
    但媒體都少寫了。
    是不知道、不在意、不想花時間研究,還是就是打定了想要賺流量?
    .
    但這是記者本身、媒體自己本身的錯嗎?
    .
    要在媒體生態下生存,高工時、低薪資,內部編制導致落在記者個人身上負擔過高,生態惡性競爭即時性和煽動性,廣告與流量定勝負
    .
    導致產能和品質降低,又得成為千夫所指之人,這是記者自願的嗎?
    .
    .﹏﹏﹏﹏﹏﹏﹏
    ▍報導後的低級輿論
    .﹋﹋﹋﹋﹋﹋﹋
    黃士修在留言處寫道「有加S嗎?」(掏皮夾)
    .
    我先來解釋台灣的性交易生態,雖然是非法,但其實到處都有檯面下的交易,而且相當頻繁。
    不一定要從酒店,只要有經濟帶、有群組門路、有學長姐或朋友,只要有「媒合人」,一場交易就能達成。
    (感謝拿我爸的錢去嫖妓的前男友again)
    .
    如果是自己狩獵型的,遇見有解時的通關密語,就是「S?」
    「掏皮夾」的意思是:「性交易的錢直接給現金」就不會有金流、留證據。
    .
    .﹏﹏﹏﹏﹏﹏
    ▍校長怎麼回?
    .﹋﹋﹋﹋﹋﹋
    1. 校慶當天,本校所有園遊會的擺攤學生沒有回報任何負面訊息,也沒有任何外賓反映攤位問題。
    2.以"聊天"為項目的攤位,該班級當初設定的客群是高一學妹,針對108課綱的選課問題、如何製作學習檔案、社團幹部的工作內容等等。想法單純且正向,導師及學務處都支持。
    3. 園遊會現場為公開場合,人潮眾多、教官巡場,未發現任何不妥現象,當天的活動除了學妹外,也有本校家長、大學教授、外校學生等外賓參加,外賓詢問的內容多以本校學業、社團活動、時間管理、校園生活為主。
    4.針對那些沒在校慶現場,只憑臆測去描述自己觀點,並連結負面意象的網友留言,本校表示遺憾。
    .
    親愛的同學們,校長相信你們有足夠的智慧,去判斷事情的真相與是非,也相信你們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莫須有的不實流言。這個世界雖不美好,但我們仍要正面以對。
    .
    校長 陳智源敬上
    .
    .﹏﹏﹏﹏﹏﹏﹏﹏
    ⚠️⚠️我們可以怎麼做?
    .﹋﹋﹋﹋﹋﹋﹋﹋
    當媒體無法進到守門人角色時,這個責任就落在閱聽眾身上。
    除了上網跟大家辯論之外,還有哪些是我們能做的?
    .
    1、不要搜尋「被固化的標籤」增加流量和搜尋引擎排行
    .
    🈲️尤其「北x女 陪聊」這種直接綁死的關鍵字,最直接的讓大家在搜尋時會跳到最前面
    .
    2、條列式舉例、分段思辨
    先區分議題,如我前面所提,要討論社會觀點、商業觀點、還是教育觀點?
    要論證舉例,是在哪個區塊、要舉反例,又是不是在相同的社會背景下?
    如果想到什麼講什麼、爆氣式論述,容易讓雙方語言沒有交集
    .
    3、不要讓學生在這場風波中受的傷白費
    這一起輿論能夠鬆動、或喚起社會怎樣的關注和討論,後續如何延續動能?
    既然大家已經發現前述污名化與歧視問題,那可以在自己能力所及之中,做出哪些改變與影響?
    .
    4、面對學生,理解取代羞辱、批判取代批評。
    如果可以,讓孩子們知道這個社會會這樣評判一件事情,何妨不是一次機會教育。
    .
    5、傾聽與尊重。
    不是說支持這種行為(你當然可以不認同、可以批判)
    但可以試著告訴孩子們,這場風暴是一堂課,理解了可能的優缺點與風險之後,在下一次她思考後並做出選擇時,我們會尊重他們、但他們也必須自行承擔後續的社會輿論成本
    .
    .﹏﹏﹏﹏﹏﹏
    ▍我自己的註解
    .﹋﹋﹋﹋﹋﹋
    不是她們自己要販賣父權紅利,看似既得利益,其實是被社會的需求,被迫推向了供給的一方,讓原本立意良善的初心被扭曲、認為他們就是為了這樣的目的而去主動供給,而且被固化為標籤,而且這標籤會跟著所有北一女學生、甚至包括其他女高中生,至少數年。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