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一念永恒第三季几时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一念永恒第三季几时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一念永恒第三季几时出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冯以量,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DARK #严重剧透 #请自行斟酌 #第四篇 题:亚当与夏娃(谈二元对立) 1。 借用当代其中一位心灵大师海宁格曾说过的一句话来做开场白:“人类最大的战场不在宗教里,而是在家里。男女之间的战争才是人类最大的战争。” 男性和女性,自古以来,在权力上,很难找到一个均衡。要么就是我让你,要么就...
一念永恒第三季几时出 在 冯以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DARK
#严重剧透
#请自行斟酌
#第四篇
题:亚当与夏娃(谈二元对立)
1。
借用当代其中一位心灵大师海宁格曾说过的一句话来做开场白:“人类最大的战场不在宗教里,而是在家里。男女之间的战争才是人类最大的战争。”
男性和女性,自古以来,在权力上,很难找到一个均衡。要么就是我让你,要么就是你让我。逐渐发展成,这之间没有了爱,或者说这爱都被磨损得7788,到最后就只剩下责任的分配及角色上的运作。所以,才导致这么多“家庭战争”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
2。
导演,把亚当与夏娃之战放在第三季,实在精彩不过。
允许我马后炮,当Jonas在第二季见到年长的自己,而Adam 介绍自己是亚当的时候。我就心想,这套戏里头如果有亚当,应该就会有夏娃吧?!不知道 Martha 会不会就是夏娃?
我头脑曾如此闪过这样的念头。
果然,第三季出现了夏娃。不过更厉害的是,是平行世界的 Martha 成为了夏娃。亚当世界里的 Martha 成不了夏娃,因为在世界末日当天被亚当枪毙了。
Therefore,Adam rules his world and Eva rules her own world。前者,父权主义,后者,母权派系。
3。
按照这样的常规来说,河水不犯井水,双方世界应该会相安无事。
然而,Adam 杀死 其中一个young Martha 而 Eva 杀死其中一个 young Jonas。Eva 骗Jonas 过来和Martha做爱,Adam 到最后会杀死 Eva。然后他们俩重生,故事继续重复无数次。
Adam and Eva 有太多生生世世的恩怨。戏里,编导也不让他们见面。他们俩也没有想要见面。到最后第八集,Adam and Eva 才不得不见面。
在现实生活里,这个是很metaphorical(隐喻性)的。
4。
很多夫妻早就已经不见面了。
没有离婚、不只是分房睡,是分居。
而且是几位孩子轮流照顾他们俩个。他们彼此都很有默契,让他们彼此不见面。因为一见面,就“烽火连天”。
年长的夫妻冷战多年,幸运的,有些还会停战。不幸运的,连在临终病房里,都不愿去见最后一面。
这些家庭战争的经历,其实最苦的就是孩子。因为孩子要 take side。
整套 Dark 第三季,所有角色都被卷入在这个男女之间的战争里。adult Noah 是一个、unknown (三代)也是一个。是的,他们各自忠诚于自己的“家人”。
Adam 那 side 有:Noah(后来被Agnes and Adam 谋杀)、Agnes、Silja、Charlotte、Magnus、Franziska、Elizabeth。
Eva 那 side 有: young Martha、female stranger、young unknown、adult unknown、old unknown、young Bartoze、adult bartoze、adult Claudia、old Egon、young Noah and adult Noah。
双方阵容都很鼎盛。开战的时候特别精彩。Adam 很有想法、Eva 也很有策略。总之就是皇帝及皇后的精彩开战就是了。
5。
不管是站在亚当那边或者夏娃那边,其实每一个“孩子”只要一take side,就会牵涉到忠诚这件事了。
忠诚是很Challenging的事情。因为当你忠于某一个人的时候,你是属于某一个指定的团体的。如果这整个团体奉行单元文化的话,那么那个主人就会被神话、而且是拿来供养的。你不可以说ta的坏话、你不可以违背ta的旨意。
就像 Adam 把Noah 杀死。
就像 Eva 把 young Martha 脸上划一刀,她要 Martha 永远记住真正的敌人才是 Adam。
一旦忠诚,人的个体就再也不自由了。不能自由表达、连感受都不能自由流露。这样的生活,孩子活的很苦的。属于爸爸(或妈妈)的角色、是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
然而,忠诚之后,有一个好处,你有一群和你同声同气的家人,他们和你的三观吻合、你有归属感、你有被关怀、你有被肯定、有被爱。这就是有团队靠的好处。不过,你付出的代价,就是逐渐失去你自己。
6。说到三观,亚当与夏娃,彼此之间有“相同”与“差异”之处。
我先说差异的部分。
差异的部分,就是二元对立。
Adam 是黑暗的代表,夏娃则是光亮的代表。(Shadow Vs Light)
Adam 相信黑暗才是天堂。他说:真正的天堂是永恒的黑暗。那里什么都不存在了。没有痛苦、也没有爱。Adam 什么都不需要。所以他最终目标是要让两个平行的世界给摧毁掉。整个人生就是在计划着如何把这两个世界回到黑暗里。Absolute Annihilation(彻底消灭)才是唯一答案。
Eva 相信死后会重生,黑暗里有曙光。生命是光也是爱。真正的天堂就是让生命源源不绝。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她都要unknown(也就是 infinity的代表)继续活下来。她最终的目标就是让这两个平行世界继续无穷无尽的运作。
这两个人的思维,相对之下,都变成了很极端了。
一个代表光亮、一个代表黑暗,势不两立。
然而我看到这两端之间有不少相同的东西。这是我在这个剧里,最开心的发现。
7。
两者的相同部分。
第一:两者都很会自圆其说。
我觉得去推广自己的信仰的人,都很会自圆其说。而且催眠功能,一流。譬如,两者都有同样的对白,说对方是残忍的、说对方是骗子、对方才是那个阻止他们达到完美世界的阻力。
很会自圆其说地让别人觉得他们才是拯救者,对方是加害者。你这个受害者,我来保护你。
第二:双方都很会包装。
这个年代,只要你要别人相信你,你必须要很懂得包装。
Adam 的包装是很阴险的。他知道真相、他知道秘密,他为了利用Noah,他不会告诉Noah真相,继续做个伪善的人,让 Noah 误以为 adult Claudia and the stranger 才是偷走baby Elizabeth的。这也为何当 adult Noah 杀 old Claudia,Noah 是充满愤怒的。Noah 已经被催眠得很厉害了。
Eva的包装是最高招的。由始至终,我都不觉得这个女人是代表光亮、and 爱。我觉得她都是包装出来的。要是你相信这些概念,你会跟随她。然而我觉得她,才是那个最危险的。因为她包装到很够力。
她在开战前,和她八位信徒说话。话语真的很漂亮,protection、hope、love、future、light、所有这些字眼,你真相信你是为爱而战的。然而,我觉得全部只是策略而已。
对我而言,那只是采取温柔的说法,可是行动上依然是很暴力的。我称其为“温柔的暴力。”
真正有爱的地方,不会用眼泪、用脆弱、用受害、用弱势这些角度来做为“武器”。
Eva深懂包装,来抓住人心。
第三:双方都受过伤。所以都把自己看成是受害者。
这个我不多说了。因为也无需用文字来多描述。
第四:双方都不禁展现对方的特质。
这个我很开心看到这个。
凝视黑暗的人,他会产生曙光。
遥望阳光的人,他会创造黑影。
他们俩最后一集,真正相遇时,
Adam 展现了爱及原谅。
Eva 展现了愤怒及恨。
我看到这里
突然觉得
那是一体两面啊……
有什么好战争啊……
Adam 就是 Eva
Eva 就是 Adam
有什么好战争啊
Adam 里头有 Eva
Eva 里头有 Adam
生生世世
有什么好战争啊……
爱里头有恐惧
恐惧里头有爱
争什么啊……
8。
有黑暗,就会有曙光。
有阳光,就会有黑影。
所以 死去的 old Claudia 出现的那一幕,很重要。
他的对白,第二季的时候,TG (the clock maker)也说过的,只是用不同的说法而已。
我们的世界不是二元对立,它是三元的。
每一样事情都是三元的。
时间:过去、现在、未来。
空间:上面、中间、下面。
old Claudia 和 Adam 说:“你和Eva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世界。如果没有third dimension,这两个世界撑不起来。”
说得真好啊。
我想要在这人生,不断叮咛自己要是我每一次和别人对立时,我要告诉自己,我和对方并不是对立的。我们俩还有一个次元,是三个次元来成就了这个世界。
那些只能看到单元文化的、或次二元对立文化的,我要闭上我的嘴巴。因为我自己要看见这个世界是多元文化的,要是做不到,至少也是三元文化的。
这很难,可是我要提醒自己。
这是我对自己未来往后生命里的学习啊。
我要记住 old Claudia 的对白:“our thinking is shaped by dualities. nothing is complete without a third dimension”.
triquetra, that is the answer.
Triquetra符号的时间通道里,
上面写着这一番话。
“SIC MVNDVS CREATVS EST”
(世界即是如此创造而成的。)
9。
剧终,Adam 对 jonas的最后一场戏的对白说:“你和 Martha 是一个整体的两半。只有在一起才能回到源头的世界。”
然后 Adam对Eva 最后一场戏里说:“我们都是错误。”带着忏悔的心去对夏娃说出这番话。长期处于黑暗的人,终于展现自己就是那道曙光啊。真的好!
Dark。
我又完成第四篇了。
我也不知道我还有东西要写吗
如果还有
我会继续消化
以量
02/07/2020
#我疯狂时很认真
#我认真时很疯狂
😄😂
一念永恒第三季几时出 在 冯以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Money Heist 是斗智斗勇的一部西班牙警匪连续剧。看了很过瘾。
今天下午,我只看到Season One Episode 9,就已经觉得很了不起。还有 Season two three four。这个编剧一流。他的名字是 Álex Pina。(1967 ~ )
严重剧透,请您慎入。想看戏的人,请您优雅转身。此剧不适宜儿童观看。
整部戏,有三组人:匪徒、警员 以及 人质。
这三组人产生了人生最刺激的戏码,就是:加害者、受害者及拯救者。这也为何编剧很厉害,他深懂人性。
只要有加害者,就会有人受害。
只要有人受害,就会需要有人拯救。
这群匪徒不是打劫银行,是打劫印钞票的 Money Heist(印钞屋)。他们打算躲在里头十多天,每天印两亿钞票,目标是24亿钞票。
整部戏就在这十多天里头斗智斗勇。大部分剧情不在我这个观众的预测之内,也或许我也很久没有看这类型的连续剧了。很烧脑。
1。双重角色(Dual role)
九个匪徒角色里头,有七个角色是很鲜明的。在Professor 带领之下,找了八个人,训练多月才去进行打劫的。彼此有专长,却也有其弱点。
Professor这个角色很厉害,他很强,但又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实务经验的人,要八位有实物经验的人来听从他一切的指示。(是一个dual role 的概念,很强也很弱。)
四五个警员角色里头,有两个角色是很鲜明的。Raquel 是总警探,在谈判现场呼风唤雨,却在自己的家里是个被老公家暴的受害者。(也是一个dual role 的概念。很强也很弱。)
60多个人资里头,有四五个角色是鲜明的。人质很弱,却暗地里一直想办法求生存。
就这样,编剧让“不是黑也不是白”的灰色概念存在。每个人有很强的一面、也有很弱的一面。正义的警员有其奸诈一面,邪恶的匪徒有其良善的一面。很弱的人质也有其很坚韧的一面。
这个编剧,介绍多一次,他叫 Álex Pina。
2。 双重关系(dual relationship)
戏里有几个关系,编的很好。编剧很喜欢玩 dual relationship 这个概念。
第一段关系:
女警探 (Raquel)Vs 男匪徒 (Professor)
Dual Relationship
在戏里有两层关系,
在谈判时是敌对的关系,
在咖啡厅里却是逐步进入亲密的关系。
在敌对的对谈里也开始看见亲密的问候了。
第二段关系:
女匪徒 (Tokyo)vs 男匪徒 (Rio)
Dual Relationship
在戏里也是有两层关系,
工作时是伙伴,
私底下却是缠绵的男女关系。
第三段关系:
人质里也有一段dual relationship,除了是同事关系,已婚主管(Arturo)和其女员工(Monica)是外遇的关系。而戏一开场就交代女员工最近发生自己怀孕了。
第四段关系:
男匪徒 (Berlin)Vs 男匪徒(Professor)
目前还未看到任何的 dual relationship,我是看到权威及服从,Power争夺的部分两者都有领袖风范,这两个男人斗戏,我看的很过瘾。
男匪徒 (Moscow)Vs 男匪徒(Denver)两父子、
还有 denver 和monica 的暧昧关系等等。
Dual Relationship 这种概念就是双重关系。两个角色重叠在一起生活,不能如此单一,剪不断理还乱的概念就是了。
只要是dual relationship就有dual role,就会有很多好戏看了。
所以在每天里,有这么多 dual relationship 不断在互动,这部戏肯定精彩。
3。面具(人性的真伪)
这整部戏最令人拍烂手掌的就是那一副又一副Dali面具。
这副面具是 以Salvado Dali的脸孔而弄成的。这是一名很著名的西班牙男艺术家。
他当初让很多同行很困惑,因为他就是那个格格不入在他自己那个年代里的画家。最出名的画作是《永恒的回忆》(俗称软钟)。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幅作品。他的画在那个年代看起来就是怪怪的。
所以大家自然地把他定义为超现实主义艺术派。你一听这样的名衔,你就知道他是被主流文化边缘化的一名画家。在这个年代,就可火红了。地位也很好。
我觉得 Professor 要所有匪徒都带上这面具的隐喻也用的很好。
就是想要告诉社会,我们这班匪徒特质就是:热爱自己所热爱的、无视主流世界如何认定的一切、我行我素、个人主义兼超现实主义,一一展现无余。
而最厉害的梗就是要人质也一同带面具。要人质们也一同和他们伪疯狂及伪热爱。
在伪装之下,这个游戏就变成只有两组人了:真警探 Vs 真匪徒及伪匪徒。很有无间道这部电影的味道。
厉害。人生啊,真的也有很多人都带上面具。有些人很会装的。有的人伪装为受害者、有的人伪装为拯救者,来进行自己的伪善事业。
这一次,编剧伪的是邪恶,让你知道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我们必须要伪装,把自己装到很邪恶,不然在这个世界如何生存下去。厉害。
**
暂时说到这里。其实只是想要整理一下,没想到说了这么多。
继续看戏去。接下来还有更多角色出现,我猜啦。请不要剧透啊。让我慢慢看下去。
这个编剧很精彩。记住他的名字,再一次,他叫 Álex Pina。
~Dual role
~dual relationship
~ 人性的真伪
这三个概念,他都在戏里抓住紧紧不放。
Money Heist
观后感
以量
12/04/2020
第二季and第三季
我寫在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130028873696510/posts/3161810993851601/
一念永恒第三季几时出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本了不起的杂志
——《一行》创刊30周年纪念
徐敬亚
《一行》,就是那本刚刚还摆在我们桌上的“外国”杂志吗,就是那个一袭白衣皂靴的黑脸汉子吗,就是那一行行飘飞在太平洋上空的神秘幽灵吗……30年了,当鸡毛蒜皮也变成文物之际,我们翻开记忆,辨认它走过的每一页白纸,如同紧盯着一位失散多年的兄弟。
我们也老到有资格纪念30年前的事儿了吗。
30年有多长?二战光复到文革中止,几乎30年——内中的起伏逆折纠结,漫长得像100年;1889光绪帝亲政到五四,整30年——多少兴亡,多少荣辱,像跨越了古今百代;从五四到四九,又30年——刀光剑影,血肉贲张,如同天和地全翻全覆。30年,自然界可以把大河从东方移动到西方。30年,人类的沧海桑田里足以容纳一个甚至几个王朝。
我不会去管什么狗屁文学史。我们是360行中最末的一行,我们是一行人中要么走在最前面要么走在最后面的那一行。我们只是摸着自己的脉,走回不耻于史的记忆。
那不是一本普通的杂志。那不是官府的告示和文书。那是我们自己人凑的银子,自己攒的力气,是自己的纸自己的墨,自己写的诗,印上了自己的青葱生命与灵肉,那是一代人30年的刻痕与编年。
缘起:它成为收割九十年代诗歌最大的一把镰刀
30年前,诗歌猛然大热!
先是朦胧诗用一个又一个瞬间点燃了中国。之后数年,官方动用国家宣传机器围剿——于是,历史上演了一幕“好产品+好广告”的巨大营销盛况。哪个民族能遭遇攀爬血泪上升的快感,又有哪个国家舍得用一版一版白银为诗歌积年累月地推销。
对于当年诗歌,无论你怎样学术,也只能被迫使用“盛况”这个虚幻形容。中国历来没有理性与数据。几十年了,即使在大数据里人们只能也找到这一条:“全国2000多家诗社和千倍百倍于此数字的自谓诗人……至1986年7月,全国已出的非正式打印诗集达905种,不定期的打印诗刊70种,非正式发行的铅印诗刊和诗报22种。”——哈哈,上述统计,是我1986年举办“两报大展”时从一份记不清名字的民刊上转抄后发布。没想到,这组数字便成了后来被不断频繁引用的最权威数据。
权威总是可疑的。没办法,历史上冒名顶替的东西太多了。
不管怎样,它总算给了我们一组煞有介事的阿拉伯。我现在不关心诗集,我要的是民刊。按上述统计“打印加铅印”两种诗刊,总数99种。与“两报大展”公示的64个流派基本吻合。但,这些年我不断发现,当年被大展遗漏的诗人和流派太多太多了!
怎么办,八十年代的诗歌民刊、民报,到底有多少?
被当事者们模糊过的历史,后世能够给予补救的惟一方法,也许就是收藏。
目前,中国两大诗歌民刊收藏馆,一个是“世中人汉诗馆”,一个是姜红伟的“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按收藏者统计的数据之大,足以令我们这些过来者震惊。
世中人汉诗馆内收藏的非公开印行的刊物约3000种( 时间不限于八十年代。品类为综合统计)。这个数字是世中人刚刚微信发给我的。世中人称,他几乎攒全了《一行》,只差两期,严力已答应帮他补全。哈哈,这本宝贝杂志已经珍贵得达到历史邮票的地位了。
“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的收藏。按姜红伟发布的统计:全国大学生各类诗刊、诗报(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大约300余种。此外,八十年代全国各地中学诗歌社团创办的诗歌报刊大约200种。请注意:中学生社团报刊是一个极易被忽略的品类。
好了,按上述两家诗歌馆的藏品计:八十年代诗歌民间报刊,种类应不低于500种。
明晃晃的收藏品,以物理性的真实,无声地保留着历史,如同出土文物,考古证据般的权威性无可辩驳。
我之所以统计这些遥远的数据,只是为了给《一行》杂志的出世,考证一个宏大的诗歌背景。我们的面前是:煌煌500种民刊,泱泱500乘N首诗、500乘N行诗……
现在,我让一束强光只照亮那一行。
相比于500家群峰并起的民间报刊,《一行》铺起摊位的时候,那个风起云涌的集市即将打烊——直到1987年,几乎在现代诗盛行于中国的10年后,这一行才在遥远的地方出现。但由于它混血般的出身和纯净编风,这本杂志犹如一只最强的聚光灯照亮了中国未来十多年诗歌的血灰色天空,在500家报刊中,成为收割九十年代诗歌最大的一把镰刀。
发轫:一种美国式的AA制艺术公社
1987年5月,诗画刊《一行》在纽约创刊。
然而,无论从诗还是从画的内在视角,都纯属诗画之外的偶然——虽然历史向前挪了百年,大清国的年轻子民对遥远大陆的神秘向往不但没有减少,而且一窥究竟的愿望几达历史之最。一批又一批以留学方式远抛他乡的窥视者们,不经意地裹带了浓度不低的诗歌因子。正是生存背景的移动,意外地带来了中国现代诗一次额外的分蘖。
作为《一行》的主创者及灵魂的严力,在苦苦的海外生存两整年之后,及时发现了自己体内的诗歌发酵,又在一座城市中与未来的合伙人相遇,并以合并诗画的恰当方式升华了一批流亡艺术家共同的内心愿望。OK,一个以汉语、汉文化为纽带的团体、一家以中文诗歌为主体的艺术季刊就登场了。
在500家民刊中,这无疑是一家萌芽过晚的两栖诗刊。但谁也没想到在随后13年中,与大陆层出不穷但屡屡短命的民刊相比,《一行》展现了强大的生命韧性。从1987年至2000年共出版了25期(1994年之前为季刊)。加上全国各地诗人在每年的《一行》周年的10期纪念年刊,整整35期《一行》杂志,横跨了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在与新世纪相交后,完成历史使命般地恰当停止在一个明暗之间的节点。
《一行》之所以能够完成了13年跨国绵延,并不事声张地成为彼时中国诗歌的高端集散地,有三点独特的内在依据:
1、主导传统:朦胧诗派与星星画派的宿将合流
诗歌辈份很高的严力,其实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作朦胧诗的一个艺术载体。空降异邦的孤独生存,使这位留学者几乎完整保留了此流派的执着、纯真的使命感信息。于是,朦胧诗的后期传播与升华,并不是由北岛、芒克等原创者完成,而恰恰是那位当年《今天》中的小兄弟,作为老牌诗歌的记忆载体,化成一柄得天独厚、飘扬过海的蒲公英。同时,严力的另一个《星星》画派的老牌双栖身份,使他准确地迎合了纽约这座诗画合璧的留学城市,并把这两股相得益彰的棉纱,搓成了一根美妙缠绕的长绳。正是主创者严力内心中诗画的高远传统,使《一行》自认死理地严格秉持着最高的诗歌准则,以一种国内混乱诗界无法达到的清静、单纯的高标,非世俗地照亮了一盘散沙的现代诗,成为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诗最权威的集结舞台。
2、艺术公社:美国式的AA制诗画基金
和大陆现代诗人凌乱的生存相比,纽约人的生活几乎可以称为正人君子者流。稳定的生态背景,极易使人产生按部就班的稳定节奏,这与国内诗人们朝不保夕的动荡形成强烈对比,这其实是《一行》杂志恬淡、从容、持久的、类似哲学般的大背景与大依据。此外,《一行》杂志独有的、AA制的集资模式,使它具有了一种类似股份制、合伙人的某种艺术公社味道:20几位成员每个季度拿出一天的工资,有的每季度出50元,有的100元,还有两个医生,因为工资高,出200元——一举解决了每期1000册、1500美金的印刷费用。这真是纽约人才能想出的集资方式。应当记住这些被称为“离人”的名单:严力、王渝、郝毅民、艾未未、张伟、秦松、李斐、非马、斯仲达、艾伦金斯堡、安晨、王福东、姚庆章、方家模、张宏图、邢菲……严力说,有的成员每三个月甚至拿出5天以上的工资。
近代,有军事学家拆解战争的制胜因素时指出,决定一场战争成败的,不仅是战略与战术,更常常是武器的较量,甚至是给养与后勤的比拼。当土八路们背着粮袋生火煮饭的时候,装备精良的八嘎牙路们吃的却是美味快餐与刚发明出来的鱼肉罐头。同样,在《一行》以丰盈稳固的资金运作之际,大陆的游击战士从来没逃脱艰苦卓绝的挣扎。《一行》创办4年后,由芒克、唐晓渡主编的《现代汉诗》横空出世。这个与《一行》并驾齐驱的著名民刊,最终倒在了日益匮乏的白银面前。作为其编委,1994年,我代表深圳出资1000元,由欧宁主办编辑了最后一期《现代汉诗》,宣告分封制式的各城市轮流作庄方式的中止。
因此,《一行》证明:由若干合伙人共同集资的、同仁式的基金方式,可能是中国现代诗民刊的长治之道。
3、代理人制:类似现代营销的集散中心
勤勉而谦逊的严力曾写道:“在一行漫长的道路上,国内各地诗人组织及策划稿件的负责人包括:莫非、贝岭、李松樟、瓦蓝、梁晓明、伊沙、肖沉、古冈、孟浪、付维、朱凌波、杨春光、蓝皮等,没有这些诗人在创作之余的努力,一行就不可能完成如此的使命和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贡献。”
正是上述中国现代诗中坚力量的加入,使《一行》形成了一个遍及中国的集稿中心与发行基地。这其中的每一个名字,在当年都是一个恒星与行星环绕的诗歌星座。这种弟兄般的借力,由几个城市扩展到了十几个省市的辐射,北京、杭州、天津、大连、西安、长沙……这相当于《一行》在中国大陆同时开办了多省市的派出机构。诗人之间的江湖传播,常常以几何基数发展。
据严力的精确统计:“13年间《一行》共集结了780位大陆、港台及海外诗人、画家。其中港台及海外诗人160名,中国大陆诗人535名,插图或插画作者85名。”这是一串长长的名单,几乎涵盖了当代两岸几地华语诗人的大部。这并不包括大量暗中的名单。大凡有据可查、显现出来的事物永远不是全部。可以想见,在经过严格筛选后的存品背后,它的外围是一个多么大的隐形落榜者与庞大的阅读群体。
值得后世研究者们注意的是:《一行》不但形成了海外向大陆的派出,代理诗人们甚至还额外产生了一种扩展与再生的能力。只要严力一声令下,或者代理者们一个漂亮的建议,一本冠以“一行”全部符号标识的刊物便在大陆上印刷发行。当然,施发号令的严力还需要在纽约为这些印刷物寻找美金赞助。据严力统计,这些总名为“周年纪念版”的《一行》共策划、出版、发行了10种,自1994年一直延续到2000年。这件事有点怪,仿佛一个总部设立在纽约的海外诗歌出版社,莫名地赐出了一个个“书号”,代理者便获得了一种加盟者的主体地位,以《一行》的名义进行工作。这样的出版发行事实,证明当年的《一行》已经产生了一种全国性的品牌效应与加盟店的色彩。
在我写此文的昨天,身在纽约的严力通过微信发来一句话:“这是众人的一行史,是众人的一行诗。”
这是实话。没有一批诗歌力工、诗歌买办、诗歌编外股东,就不会有《一行》这家以最小诗歌细胞命名的民刊10多年的风行天下。
辉煌:那条窄路上的一束强光
我很喜欢本文标题中的“了不起”三个字。
今年春“红皮书”再版,我写了一篇名为《一本了不起的书》的再版序言。我说:“一切了不起的事物,如同英雄。首先必备基础性的优秀因素,同时它还必须意外地得到历史的青睐。”
1987年创刊,《一行》已显不同凡响。
我可能是大陆较早的见者。从大胡子孟浪手里接过《一行》创刊号,见惯了民刊的我仍然为之一震。黑白分明的设计,使它那么洋气,那么现代,又那么另类。深圳与香港人熟悉的电脑繁圆体表明了它确凿的海外华侨身份。更有一堆又一堆没人细看的英文,让人想象着华尔街的阔绰与体面。在当年,我们哪里知道留学生和海外人士们精致而艰难的生活。在大陆青年人心目中,只要沾上了USA的人似乎百分百全是富翁。而严力、非马、艾未未、马德升、孟浪、郁郁、黑大春、李冰、金斯堡……这些诗人、画家的集体亮相,标明了这是一家语言标高线非常敏感的现代杂志。
两年之后,一场从天而降的精神核爆吞噬了一切。《一行》开始发光。
1、在最黑暗的时刻,它上演了辉煌
“1989,肉体般致命的一击,重重地落在心猿意马的诗群上……内在背景被突然抽离,热度浓浓的脏器突然空空如也。诗人们一刹那站在原地发呆,“想”和“写”在根本方式上发生了犹疑……几乎所有的人暂时放下了笔,四散而逃,怀着凄苦、破败、无聊的心情……一种模模糊糊的倒塌,一种自怨自艾的无奈与悲凉,缓缓而升……人文主义的脖颈,在苍凉中微微挺起……诗的力度,在病弱中出现了一股伤残雄性的气息……”(本人作《隐匿者之光》)
那一年,诗歌江湖崩盘。鸟与兽一哄四散。而此时,创刊两年的《一行》刚刚完善了它与大陆现代诗各路英雄们的秘密联络图。
就在大陆地下民刊纷纷偃旗息鼓的时候,一期又一期的《一行》仍然如约而至。在诗人们遭受着复辟的革命词语重度侮辱的岁月,它像一行黑白分明的光,跨过太平洋那苦难之水,照亮了国家与诗歌共同的那条窄路。
那是一束丝毫也没有中断的强光,处于鼎盛期的《一行》,在洪水肆虐的时候,充当了一次诗歌的诺亚方舟。随着《一行》在各省市的推广人逐渐到位,这本杂志在最黑暗的时刻达到了它的辉煌。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一本杂志带给诗人们的慰藉。它带来的几乎是死亡中的生命暗号,它使人们相信,即使在最苦闷的日子,只要天空中还有一行鸟在飞行,也足以使黑云重压下的天空充满了弹跳的想象。
这是一次诗的幸运,也是族类的幸运:所幸的是,世界毕竟不只一个大清朝。所幸的是中国诗歌预先在远方埋伏了一彪人马……
2、它参与了中国人重建日常精神生活的自救
“被我称为“灰暗而平庸”的乏味的九十年代,可能恰恰是伟大的10年!……历史的辉煌都是英雄们创造,历史的创伤却是由平民百姓一天天愈合……整个九十年代,它的确是用一种正常生活困境中的苦闷感,默默消化着前朝的一切!”(本人《诗歌回家的六个方向》)
1989之后的数年内,大陆一片萧杀。那是一段中外精神反差最大、意识形态对抗最激烈的岁月。仿佛从天而降的《一行》,带着一种异邦的人文尊严与艺术公正,无可替代地成为了中国诗人的诗歌集散地,甚至精神家园。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官员们哪里知道,再次引导精神航标的仍然是那些落魄的诗人。在禁锢的精神重压下,在窘迫的生存逼迫下,诗人一天天收拾着破碎的心情,重新编织着内心的秩序……翻看一下那些年的《一行》可以看到,无论老诗人还是新诗人们的作品中,充满细节的生活画面在苦涩中一点点缓慢升起,大量的日常经验一天天回归生活,而新鲜的口语逐渐不可阻挡地涌现出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行》参与救助了中国人重建日常精神生活的履历。这不是救世主的恩赐,而是诗人的自救。像一块高挂在天空的诗歌告示,在中国现代诗被扼住喉咙的那些年,《一行》持续地发出它的独唱,带领着它从千百件诗稿中遴选出来的优秀诗人。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流亡作家赫尔岑曾在伦敦建立了“自由俄罗斯印刷所”并出版《北极星》和《警钟》期刊。当时那些刊物也曾被大量秘密运回俄国——与这类流亡回流的政治宣传品迥然不同的是,《一行》的出版印刷基地虽设在异国,但它的作者与读者却都是百分百的华语诗人。它不是流亡者的观念输入,而是一种与母体息息相融鱼水关联。从刊物属性来说,《一行》不是一本大陆的民刊。同时,它也绝不是一家纯种的美国杂志。它发动的所有自拉自唱的战争,主战场其实一直在中国大陆。它只是把指挥所放在了遥远的太平洋彼岸。它有点像中国现代诗伸向海外的一只手,它收集的仍然在自己的雨水,然后它把这盆水再次泼回到中国的大地。
这样的事,历史上还能再次发生吗——中国现代诗在美国安装了一台诗歌的透析机,由一支支自来水笔制造的汉字划痕,乘着飞机到达地球的另一端。似乎经过了某种化学药剂的过滤与溶解,它们再以铅字的形式飞回故土的时候,仿佛已经沾到了某种仙气与灵光,用来医治这个国家的精神创伤。一行行诗,一个个最微型流亡因子,在两大半球之间往返飞行、航行,经年累月,周而复始。
3、它一直保持着诗歌的操守与尊严
现在想,很有意思。《一行》独有的,不过是纽约的编辑与印刷,这一点儿小小的特殊身份,当年产生了无限的神秘感。不过是几张普通的纸,由于其背后的巨大普世权威,获得了诗人们由衷的信任。在举目无亲的九十年代,《一行》就这样成为现代诗一位海外归来的阔绰亲戚。据严力介绍,乘机飞回来的,只是作者的两本样刊。在太平洋的波涛中,每期满满的8大箱《一行》仍在向这块大陆缓缓移动——那是经严力周旋,由纽约佩斯大学东亚历史系主任郑培凯先生资助的海运美金在移动。它们要两个半到三个月才能抵达中国。
奇怪的是,《一行》似乎从来没有被阻拦。它那莫名的假洋鬼子的出身和道貌岸然的纯艺术姿态,使它带上了一种类似外交官一样不可侵犯的神秘。它的存在,使人充满了想象,而想象往往通向神秘。有人曾跟我说,严力是不是有美国政府的背景啊。
在那些最难忍受的日子,在“有一双眼睛注视着现代诗歌像注视着凶器”(严力)的险恶年代,这本刊物给中国诗人签发的“诗歌签证”,使囚禁者以另一种方式越洋布道,如同在蜡纸上一行行刻写黑暗中的《挺进报》。
说到挺进,我一直敬佩《一行》的艺术定力与对诗沉浸的深度。只有《一行》自己知道,它必须怎样不挺进而才方得挺进。它默默地进行着战略上的自我说服与修正。在身边最严厉、最嘈杂的国际声浪中,他们小心翼翼地秉持着一种纯正的艺术理念,以一行行诗纠正着世界。这使《一行》一直稳稳地保持着诗歌的操守与尊严。
道场:一次在国际背景下的华语诗歌盛宴
我相信,即便没有《一行》,中国现代诗的脚步也不会停止。
《一行》,是中国现代诗一个时空跨度最大的“道场”。假如没有《一行》,汉语诗歌至少缺失以下三种局面:
1、罕见的诗歌道场:中国地下诗歌几代人同时在场
《一行》的意义是,它不仅使诗通过了那条忧伤的窄路,顺畅地维系着应有的水准。同时,《一行》着意推举了一批新诗人,对下一个世纪的口语诗歌产生了首发式的推动。
在《一行》连续35期、横跨13个年度的版面上,即使不是职业的评论家,读者也能非常清晰地看到一条由朦胧诗→第三代→口语诗→下半身……之间的流派过渡线索。
创刊之初,《一行》的主力诗人阵容,仍然包含着一些朦胧诗和海外的老牌诗人作为支柱。很快,以孟浪、默默、黑大春等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开始更多地占据舞台。再后来,伊沙、萧沉、梁晓明等口语诗人逐渐渗透而出。最后,下半身的诗人沈浩波等出现……也包括九十年代大放光彩的俞心樵。通过《一行》,也可以看到很多重要诗人在九十年代的转变轨迹,如于坚,如王小妮,如韩东。
在中国现代诗门派分争的当年,很少有刊物能形成民间与知识分子等不同风格流派的汇集。同时,中国地下诗歌几代诗人的同时在场的版面,也显示了《一行》道场的最大包容。这的确需要一统天下的纯正诗歌气场。
2、惟一的诗画道场:口语诗与现代画的大合奏
对口语诗人的发现与扶植之功,应首推《一行》。
当年,它一度作为中国第一权威诗刊,对口语诗的兴起充当了某种国家级伯乐的功效。而使诗人的年龄不自觉地呈现着由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嬗变。
这些,并非《一行》有意为之。以严力为主体的编辑小群体,既不在国内的诗歌圈子之中,也没有足够的大陆诗歌经验,他们所秉承的是对中国现代精神本质的把握,对汉语诗意的执着寻找。高标与公正,这两点编辑宗旨一旦祭起,刊物上呈现的必然是大陆诗歌的原始自然生态。
从诗歌美学上看,反英雄、反理性、反文化,是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诗的主潮。而对日常生活的简化,对繁琐修辞的屏蔽等,正是口语诗的主导观念——这恰与《一行》的美术画风相吻合。严力、艾未未、马德升、曲磊磊等“星星画会”的主力画家赴美后,画风一直不断趋于抽象与超现实。正是由于艺术观念上的志同道合,才造就了中国当代诗人与画家在《一行》上演绎了一场历时数年的现代诗画大合奏。
3、国际艺术道场:华语诗歌几大版块的融合
朦胧诗后,中国现代诗与国际社会产生了更多的接轨。但在《一行》之前,华语诗歌的几大版块,从来各自孤岛,各行其是。
《一行》是一个真正国际化的诗歌艺术道场。这个以诗歌为主凝点的刊物,以其足够的磁力,牢牢地吸附了中国大陆、港台、东南亚及部分国际诗人的创作。
今天,重新浏览《一行》那洋洋780位诗人画家的作者名录,我想到的一个词是“史诗级的名录”。这是一张遍布全国乃至世界的华语文学地理版图。在电脑上,以五号字排版,它仍然达5页之多。当年,它不但发表了大陆地下诗人的作品,还包括了严力、艾未未等星星画派主力画家的最新画作,还有国际诗人金斯堡的诗,甚至崔建具有冲击力的歌词也是第一次在《一行》上发表。形成了大陆、港台、国际诗人、画家们频频的同台演绎与融合。
伊沙说得好:“《一行》的使命在于度过黑暗期!它起于民刊兴旺之年,止于网络兴起元年,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与诗歌大任!”台湾诗人陳克華写道:“于当时我这个蛰居台湾的年轻诗人而言,无宁是打开了阅读和创作的一扇视野开阔的窗,知道了华文现代诗的诸多样貌。”
在这个意义上,《一行》称得上一本真正的国际诗歌杂志。几个大型汉语地理创作源的汇集,不是人为的邀稿、拼凑,而是出于一种千载难逢的时空凝聚。在纸媒日渐式微的当下,这种跨国的诗歌盛宴,后世几代人都不容易出现了。
显性的历史,从来都是一惊一乍的变态。
1986年由我发起并主持的“两报大展”,以典型的、惊悚的方式,冲破了主流意识形态禁锢,人为地使第三代诗人集团性地一夜间登上了诗歌舞台。现在看,这一暴动般的诗歌推广事件,不但基本结束了官方出版对于现代诗的封锁,也使中国现代诗一惊一乍的急切心理得到了相当大的缓解。因此大展之后的几年,诗歌水面一片平静、一片生长。数百家民刊民报相安无事地新陈代谢。
历史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一惊一乍,一种是安步当车。
安步就是两次惊乍的连线。在惊乍之间,流淌的就是正常的日子。正是在那些平常中一点点积累着不平、不常,才注定着下一次的历史惊厥。一条河流不可能全是瀑布与急流,在两条瀑布之间,就是历史的基本身份,是它的稳态。《一行》,像它的简约、朴素、多方向的命名一样,正是以最基本的诗歌单元,一行一行地稳步书写着历史。
人间不太公平。爆炸性的大展,不但充分震荡了诗界,甚至还不断得到后世的宠爱。2006年起,大展不断地被纪念,20周年、25周年、30周年……真是纪念得让人嘴软笔软,连我这个早年爱出风头的人都不得不惊呼:“写诗人的这件事儿,不可能没完没了纪念下去吧!”(《大展30年后说》载《诗歌月刊》2016-11)。
没办法,历史总是偏爱惊涛拍岸。而隔岸观火的后世人们,又总喜欢围观那些祼露着的伤口。这也是我执意要为《一行》写一篇长文的内心动因。仿佛为了洗清那莫名受宠的主观故意,仿佛为了从不公正者那里讨回一点过时的歉意。
2000年,《一行》中止。
我相信,它仍然活着。那一行黑白分明的大雁,只是恰如其分的收拢了翅膀。在完成了最有意义的使命后,默默地与诗、与生活、与生存构成特殊的同步。
一定有一座纪念碑,向这本了不起的杂志致敬。它可能是声音的,可能是语言的,也可能是默默的,通向记忆的深处。
2017-7-3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