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一字匾意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一字匾意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一字匾意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一字匾意義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我在台南,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台南,你可知道府城四大名匾?】 生活在台南你可知道府城偶所謂的「四大名匾」之稱?一開始本只有所謂三大匾:天壇的「一」字匾、府城隍廟「爾來了」匾、竹溪寺「了然世界」匾等,後來再加上祀典武廟「大丈夫」匾後和稱四大名匾。其各有特殊的文化蘊含。 ➡天壇「一」 府城四大名匾之首,乃是台灣首廟"天壇"(...

  • 一字匾意義 在 我在台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11-04 11:30:00
    有 303 人按讚

    【在台南,你可知道府城四大名匾?】

    生活在台南你可知道府城偶所謂的「四大名匾」之稱?一開始本只有所謂三大匾:天壇的「一」字匾、府城隍廟「爾來了」匾、竹溪寺「了然世界」匾等,後來再加上祀典武廟「大丈夫」匾後和稱四大名匾。其各有特殊的文化蘊含。

    ➡天壇「一」
    府城四大名匾之首,乃是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的"一"字匾。斗大的"一",寓意 "唯天為大,一以貫之"。是府城最具代表而且深具意義的匾額。匾額四周延逆時針方向環繞著十二句台語押韻的七言詩:
    世人枉費用心機,天理昭彰不可欺;
    任爾通盤都打算,有餘殃慶總難移。
    盡歸善報無相負,盡歸惡報誰便宜;
    見善則遷由自主,轉禍為福亦隨時。
    若猶昧理思為惡,此念初萌天必知;
    報應分毫終不爽,只爭來早與來遲。
    此八十四字警醒世人,天理昭彰,善惡有報,誡人切莫為惡,寓有人算不如天算之意。誠如俗語所說:「千算萬算,不如老天爺一算!」,人稱一字匾,千算萬算還不值天一劃。當你銖錙必較,處心積慮,機關算盡,抵得上老天一個小小的動作嗎?「一」字是開始,也是結束。「一」字匾喻意「唯天唯大,一以貫之」,天地之間所有的道理盡在其中!🛐

    ➡祀典武廟「大丈夫」
    祀典武廟奉祀武聖關公,俗稱「大關帝廟」,創建於明鄭年間,康熙二十九年(1690)重修,雍正五年(1727)列為祀典,每年春秋兩祭,是全省唯一擁有「祀典」尊崇
    的武廟。

    「大丈夫」匾額懸掛於正殿北向高處,入門後回頭往上看就可以看到凜然正氣「大丈夫」三字匾高懸於上。「大丈夫」其辭來自《孟子.藤文公篇(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此種三語匾額十分罕見,以此讚頌關公,頗能彰顯關公忠義,勁節之精神。

    ➡府城隍廟「爾來了」
    城隍廟首建於明永曆年間。清領時代府署官吏就職與每月朔望慣例到廟行香上拜。廟中供奉城隍爺與各司功曹具有陰森的空間布置,刑具齊備,鬼差林立,令人不寒而顫。

    「爾來了」黑底金字,粗獷有力,放置迎門,懸掛高上,顯眼耀目,強烈傳達陰森懾人🤐,震撼人心的氣氛。在前殿左右山牆有道光丁未年(十五年)仝啟藩、丘建藩敬獻的楹聯:
    「問你生平所幹何事,圖人財,害人命,姦淫人婦女,敗壞人倫常;摸摸心頭悔不悔;想從前千百詭計奸謀;那一條孰非自作?
    來我這裡有冤必報,減爾算,蕩爾產,殄滅爾子孫,降罰爾禍淫;睜睜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兇鋒惡燄,有幾個到此能逃。」上述辭句充分表達城隍爺權衡善惡果報,嚴厲懲罰凶惡的職能。看到這些文句,能夠產生約制社會、警惕世人的效果。

    ➡竹溪寺「了然世界」
    竹溪寺被稱為台灣的第一座寺院,創建於永曆十五~十八年間(1661-1664),歷史悠久。

    「了然世界」匾額高懸於正殿之上,年代與獻匾者皆不詳。淡藍色的匾板、金色的書法,渾圓端莊,與諸佛寧靜佇立,讓眾生在寺院詳和氣氛下有所頓悟。「了然世界」喩意是指洞悉萬物,徹悟人生,達到明心見性的佛學境界。「了然世界」最能表達佛教「四大皆空」、「大徹大悟竟了無」的情境,在俗塵事物糾纏人生際遇,觀賞「了然世界」頗有沉澱心靈,豁然開朗的功能。

    這些匾額都充分體現了該廟宇的特色所在,也蘊含了深奧的文學、公藝、文化價值。來台南去找找這些匾額所在吧,也不忘要到處看看台南隱匿的文化之美。
    #府城四大名匾 #匾額真美麗 #好好逛廟宇
    相關文章連結:https://goo.gl/fJk4Qb
    相關文章連結:https://goo.gl/6qZxph
    相關文章連結:https://goo.gl/VSF2hS

  • 一字匾意義 在 王建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1-05 08:15:27
    有 0 人按讚


    【硅谷最偉大的公司,不是谷歌蘋果,而是它! 】
    本文轉載自極客公園
    我相信過去40年硅谷的所有傳奇都起源於1967年的一個電話。

    那天,一個12歲的小男孩拿起小鎮居民的黃頁本翻到一個人的電話,毫不猶豫的打了過去。

    小男孩問:“是惠普公司的休利特先生嗎?”
    對方回答:“是的。”
    “我叫斯蒂夫,我需要一些電子零件做學校佈置的一個項目,你能給我嗎?”
    “可以。”

    兩人在電話裏聊了20分鐘,第二天,小男孩的父親載着他去對方的公司拿到了零件,而且還意外獲得了一份暑期實習的工作。

    那個小男孩是喬布斯,當時12歲;那個給小男孩零件的的人是惠普公司的創始人比爾·休利特(Bill Hewlett),當時54歲。

    40年後,當喬布斯到了休利特的歲數,他對給自己寫傳記的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說:“我過去所有的努力就是爲了建立一家像惠普一樣同時具有創造力並基業長青的公司。”

    從喬布斯的少年到青年時代,惠普都是硅谷最偉大的公司。此後幾年,喬布斯又斷斷續續在惠普實習了很長時間,相信少年喬布斯從這段經歷裏收益良多,而他對惠普的推崇正是起源於此。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的另一位創始人沃茲尼亞克曾經是惠普的正式員工,他在那裏從 21 歲工作到 26 歲,正是在惠普小小的工作間裏,沃茲利用業餘時間,依靠他在惠普收集的元器件,一個人組裝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在惠普,喬布斯和沃茲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從那裏孕育出了另外一家偉大的公司。

    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惠普似乎被埋沒了。這家公司剛剛低調度過了自己 75 歲的生日,但在硅谷似乎沒有激起一點回響,他已經褪去往日的光環,和老對手 IBM 一樣,變成了一家低調的基礎設施公司。

    幾天前,我在一次活動上遇到了硅谷骨灰級的老記者 Michael Miller,他曾經擔任 PCMag 主編十幾年,我最後問了他一個問題:“你覺得硅谷最偉大的公司是誰?”我滿以爲他會跟其他人一樣會說出谷歌或者蘋果的名字,但他想了半天,說出了另一個名字:Hewlett-Packard。

    其實曾經有人問過喬布斯同樣的問題,喬布斯的反應是帶着那人從他位於帕洛阿爾託市(Palo Alto)的家中出來,走了十幾個街區,來到艾迪遜大街367號(367 Addison Avenue)的那個著名車庫前面,一字一句念出地標牌匾上的字“硅谷誕生地”。然後說:“這就是硅谷最偉大的公司。正是在這個車庫裏,1939年,惠普的兩位創始人開始了一段傳奇旅程。”

    爲了彌補這一段歷史的缺失,我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仔細研究了惠普歷史,並從 Kindle 上下載了惠普另一位創始人戴維·帕卡德(Dave Packard)撰寫的《惠普之道》(The HP Way)。讀完這本書,我驚奇的發現,不同於其它幾十年前那些過時的經理人傳記,這本書上記載的每一條經驗和思考,仍然歷久彌新,毫無疑問它們已經深入到硅谷所有公司的基因裏,成爲硅谷文化的核心所在。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惠普留下的遺產:

    ▌車庫文化

    在惠普之前,沒有公司會把公司建在車庫裏,或者沒有公司會以它爲榮。但惠普卻自豪於自己的車庫文化,並把創始車庫作爲文物保護起來。深耕在車庫文化之下的是一種工程師文化——有偉大的點子就必須實現它,而實現它你必須親自動手。

    兩位創始人都是工程師出身,在他們身上把工程師文化發揮到了極致。據記載,1980年,帕卡德和妻子邀請10幾位中國官員前往他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海岸的別墅,他直到最後一刻才發現,家裏沒有筷子。

    帕卡德的解決辦法是,他立刻去車庫裏,親自用紅衫木做出十雙筷子來。對了,惠普在創始人執政時從來不招 MBA,這一點也被大部分硅谷公司繼承了。

    鼓勵創新是惠普另一偉大遺產。20世紀50年代有一次,休利特建議,禁止工程師在週五做常規工作,叫他們進行頭腦風暴,“如天馬行空般思考”。儘管休利特的“自由創新時間”的想法不及谷歌那樣普及,但它確實給工程師發出了一個信息:要勇於嘗試,不要害怕犯錯誤。

    ▌扁平管理層

    據記載,兩位創始人經常與員工們圍着咖啡壺和幾盤炸麪餅圈談笑風生。兩人的辦公室都在公司最偏僻的地方,儘管很大,卻都顯得寒磣。

    這樣的開放式辦公被大部分硅谷公司繼承了,如今不管是巨頭 Facebook、Tesla,還是新貴 Airbnb 和 Pinterest,我們發現 CEO 和其他高管都沒有自己的獨立辦公室,而是跟員工混坐在一起。

    此外惠普的兩位創始人堅持讓員工稱呼自己爲“比爾”和“戴維”,他們也直呼所有員工的名字。這點也被硅谷繼承,並蔓延到其它地域和領域。

    兩位創始人力圖消除等級現象:他們把門打開,敲掉圍牆,向底層員工徵求意見,不做視察計劃,而是即時採取行動。此外巨災醫療保險、彈性工作制、分權決策、目標管理這些如今硅谷文化的核心都來源於惠普。

    ▌導師文化

    2010年,喬布斯去世前夕,他接到了谷歌創始人佩奇的電話,說想來家裏坐一坐,佩奇的家離喬布斯家只隔了三個街區。當時谷歌和蘋果因爲安卓和 iPhone 之爭而處於戰爭邊緣。

    喬布斯的第一反應是“去你媽的”,但後來轉念一想“當我年輕的時候,硅谷的每個人都幫助過我,我要像比爾·休利特教導我一樣教導佩奇”。於是他把佩奇叫到病牀前,告訴他如何專注於產品,以及如何尋找最優秀的員工。

    喬布斯後來對艾薩克森說:“我要用我剩餘不多的時間幫助下一代的硅谷企業家們,我要讓那些硅谷最偉大公司遺留的血統,在他們身上延續下去。”

    毫無疑問,硅谷最偉大的公司指的就是惠普,當年即使蘋果和惠普互爲競爭對手,但喬布斯仍然和休利特維持着師徒之誼,當喬布斯被趕出蘋果,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向自己的導師道歉:“對不起,我把事情搞砸了。”

    時過境遷,即使翩翩少年如喬布斯者也已經雨打風吹去。如今的硅谷巨頭們都還很年輕,佩奇和馬斯克42歲,扎克伯格30歲,更多的人只有三十出頭。他們中可能有人已經打造了比惠普更加影響世界的公司,但是像惠普那樣基業長青仍然任重道遠。

    中國的互聯網領袖們相信正在遇到同樣的問題。他們如果能拾起那本泛黃的“惠普之道”,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最後讓我們重新回顧一下“惠普之道”中那些閃爍着智慧光芒的語句。

    1. 公司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有人說公司是爲了賺錢,但這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我們把一羣人聚在一起,並把他們稱作公司,是爲了實現這些單獨個體實現不了的事情。

    2. 惠普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和比爾從很早就意識到,我們存在的意義是爲那些技術人員設計和製造一些獨一無二的電子設備。

    3. 管理人員的職責不是下命令,而是爲你的員工提供機會,最有效率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十一條“車庫軍規”

    相信你能改變世界;
    隨時隨地迅速完成工作,不要把工具鎖起來;
    知道什麼時候獨立工作,什麼時候分工協作;
    分享你的工具和點子,信賴你的同事;
    不要有公司政治,不要官僚;
    只有客戶能決定你工作的好壞;
    激進的想法往往不是壞的想法;
    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每天做出一點成績,沒有成績不要離開車庫;
    相信團隊的智慧可以做成任何事情;
    發明創造。

  • 一字匾意義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12-26 23:12:59
    有 27 人按讚


    很多「文化」層面的東西,值得一讀

    【硅谷最偉大的公司,不是谷歌蘋果,而是它! 】
    本文轉載自極客公園
    我相信過去40年硅谷的所有傳奇都起源於1967年的一個電話。

    那天,一個12歲的小男孩拿起小鎮居民的黃頁本翻到一個人的電話,毫不猶豫的打了過去。

    小男孩問:“是惠普公司的休利特先生嗎?”
    對方回答:“是的。”
    “我叫斯蒂夫,我需要一些電子零件做學校佈置的一個項目,你能給我嗎?”
    “可以。”

    兩人在電話裏聊了20分鐘,第二天,小男孩的父親載着他去對方的公司拿到了零件,而且還意外獲得了一份暑期實習的工作。

    那個小男孩是喬布斯,當時12歲;那個給小男孩零件的的人是惠普公司的創始人比爾·休利特(Bill Hewlett),當時54歲。

    40年後,當喬布斯到了休利特的歲數,他對給自己寫傳記的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說:“我過去所有的努力就是爲了建立一家像惠普一樣同時具有創造力並基業長青的公司。”

    從喬布斯的少年到青年時代,惠普都是硅谷最偉大的公司。此後幾年,喬布斯又斷斷續續在惠普實習了很長時間,相信少年喬布斯從這段經歷裏收益良多,而他對惠普的推崇正是起源於此。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的另一位創始人沃茲尼亞克曾經是惠普的正式員工,他在那裏從 21 歲工作到 26 歲,正是在惠普小小的工作間裏,沃茲利用業餘時間,依靠他在惠普收集的元器件,一個人組裝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在惠普,喬布斯和沃茲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從那裏孕育出了另外一家偉大的公司。

    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惠普似乎被埋沒了。這家公司剛剛低調度過了自己 75 歲的生日,但在硅谷似乎沒有激起一點回響,他已經褪去往日的光環,和老對手 IBM 一樣,變成了一家低調的基礎設施公司。

    幾天前,我在一次活動上遇到了硅谷骨灰級的老記者 Michael Miller,他曾經擔任 PCMag 主編十幾年,我最後問了他一個問題:“你覺得硅谷最偉大的公司是誰?”我滿以爲他會跟其他人一樣會說出谷歌或者蘋果的名字,但他想了半天,說出了另一個名字:Hewlett-Packard。

    其實曾經有人問過喬布斯同樣的問題,喬布斯的反應是帶着那人從他位於帕洛阿爾託市(Palo Alto)的家中出來,走了十幾個街區,來到艾迪遜大街367號(367 Addison Avenue)的那個著名車庫前面,一字一句念出地標牌匾上的字“硅谷誕生地”。然後說:“這就是硅谷最偉大的公司。正是在這個車庫裏,1939年,惠普的兩位創始人開始了一段傳奇旅程。”

    爲了彌補這一段歷史的缺失,我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仔細研究了惠普歷史,並從 Kindle 上下載了惠普另一位創始人戴維·帕卡德(Dave Packard)撰寫的《惠普之道》(The HP Way)。讀完這本書,我驚奇的發現,不同於其它幾十年前那些過時的經理人傳記,這本書上記載的每一條經驗和思考,仍然歷久彌新,毫無疑問它們已經深入到硅谷所有公司的基因裏,成爲硅谷文化的核心所在。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惠普留下的遺產:

    ▌車庫文化

    在惠普之前,沒有公司會把公司建在車庫裏,或者沒有公司會以它爲榮。但惠普卻自豪於自己的車庫文化,並把創始車庫作爲文物保護起來。深耕在車庫文化之下的是一種工程師文化——有偉大的點子就必須實現它,而實現它你必須親自動手。

    兩位創始人都是工程師出身,在他們身上把工程師文化發揮到了極致。據記載,1980年,帕卡德和妻子邀請10幾位中國官員前往他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海岸的別墅,他直到最後一刻才發現,家裏沒有筷子。

    帕卡德的解決辦法是,他立刻去車庫裏,親自用紅衫木做出十雙筷子來。對了,惠普在創始人執政時從來不招 MBA,這一點也被大部分硅谷公司繼承了。

    鼓勵創新是惠普另一偉大遺產。20世紀50年代有一次,休利特建議,禁止工程師在週五做常規工作,叫他們進行頭腦風暴,“如天馬行空般思考”。儘管休利特的“自由創新時間”的想法不及谷歌那樣普及,但它確實給工程師發出了一個信息:要勇於嘗試,不要害怕犯錯誤。

    ▌扁平管理層

    據記載,兩位創始人經常與員工們圍着咖啡壺和幾盤炸麪餅圈談笑風生。兩人的辦公室都在公司最偏僻的地方,儘管很大,卻都顯得寒磣。

    這樣的開放式辦公被大部分硅谷公司繼承了,如今不管是巨頭 Facebook、Tesla,還是新貴 Airbnb 和 Pinterest,我們發現 CEO 和其他高管都沒有自己的獨立辦公室,而是跟員工混坐在一起。

    此外惠普的兩位創始人堅持讓員工稱呼自己爲“比爾”和“戴維”,他們也直呼所有員工的名字。這點也被硅谷繼承,並蔓延到其它地域和領域。

    兩位創始人力圖消除等級現象:他們把門打開,敲掉圍牆,向底層員工徵求意見,不做視察計劃,而是即時採取行動。此外巨災醫療保險、彈性工作制、分權決策、目標管理這些如今硅谷文化的核心都來源於惠普。

    ▌導師文化

    2010年,喬布斯去世前夕,他接到了谷歌創始人佩奇的電話,說想來家裏坐一坐,佩奇的家離喬布斯家只隔了三個街區。當時谷歌和蘋果因爲安卓和 iPhone 之爭而處於戰爭邊緣。

    喬布斯的第一反應是“去你媽的”,但後來轉念一想“當我年輕的時候,硅谷的每個人都幫助過我,我要像比爾·休利特教導我一樣教導佩奇”。於是他把佩奇叫到病牀前,告訴他如何專注於產品,以及如何尋找最優秀的員工。

    喬布斯後來對艾薩克森說:“我要用我剩餘不多的時間幫助下一代的硅谷企業家們,我要讓那些硅谷最偉大公司遺留的血統,在他們身上延續下去。”

    毫無疑問,硅谷最偉大的公司指的就是惠普,當年即使蘋果和惠普互爲競爭對手,但喬布斯仍然和休利特維持着師徒之誼,當喬布斯被趕出蘋果,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向自己的導師道歉:“對不起,我把事情搞砸了。”

    時過境遷,即使翩翩少年如喬布斯者也已經雨打風吹去。如今的硅谷巨頭們都還很年輕,佩奇和馬斯克42歲,扎克伯格30歲,更多的人只有三十出頭。他們中可能有人已經打造了比惠普更加影響世界的公司,但是像惠普那樣基業長青仍然任重道遠。

    中國的互聯網領袖們相信正在遇到同樣的問題。他們如果能拾起那本泛黃的“惠普之道”,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最後讓我們重新回顧一下“惠普之道”中那些閃爍着智慧光芒的語句。

    1. 公司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有人說公司是爲了賺錢,但這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我們把一羣人聚在一起,並把他們稱作公司,是爲了實現這些單獨個體實現不了的事情。

    2. 惠普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和比爾從很早就意識到,我們存在的意義是爲那些技術人員設計和製造一些獨一無二的電子設備。

    3. 管理人員的職責不是下命令,而是爲你的員工提供機會,最有效率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十一條“車庫軍規”

    相信你能改變世界;
    隨時隨地迅速完成工作,不要把工具鎖起來;
    知道什麼時候獨立工作,什麼時候分工協作;
    分享你的工具和點子,信賴你的同事;
    不要有公司政治,不要官僚;
    只有客戶能決定你工作的好壞;
    激進的想法往往不是壞的想法;
    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每天做出一點成績,沒有成績不要離開車庫;
    相信團隊的智慧可以做成任何事情;
    發明創造。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