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一個人的經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一個人的經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一個人的經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一個人的經濟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盧斯達,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論社會賢達 | 盧斯達 on Patreon】 「社會賢達」本來是襃義詞,即社會的中流砥柱,古代這個概念變成了一個鮮卑的官位,例如「柱國大將軍」,但我們都很快發現,社會賢達多數「(顯) 達」而不「賢 (明)」,社會賢達就慢慢變得暗藏嘲笑和藐意。 上一個十年「世代鬥爭」已是大行其道的社會分析工具...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歡迎來到Wa仔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謝大家的支持~~~我接到業配啦!! 如果真的喜歡,快點擊下方連結: https://reurl.cc/lL8k3j (限時滿599依網站步驟獲得折扣卷現抵100元) 還好這次有料理鍋,出門旅遊獎獎的兩餐就沒有問題啦!!! 就連住在小套房也可以煮料理喔!!! 使用簡單,真心覺得好用~~~ #開箱 #...

一個人的經濟 在 習字帳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0-08 04:55:14

#卡歐陸的閱讀筆記 做工的人 林立青 (2017) / 困苦的環境使人感恩,在這種環境中,女性特有的溫柔充當防腐作用,能使自己和丈夫更為穩定。(中略)我常常看著她們在工地的身影,那無可取代、又無比堅毅地在惡劣環境中工作,穿梭其間,調停折衝。這些女性完全就是台灣社會女性最為堅強、最為溫柔,又最為美麗的...

一個人的經濟 在 她的圖書館 • Her Library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8:43:01

《做工的人》林立青. 「離開那處工地之後,我總喜歡在夏天時吃鹹粽,用很多種沾料來吃。用蜂蜜、豐年果糖、紅糖、白糖、花生粉、草莓果醬沾著吃。那是她們教我的吃法,慢慢地,細細地,用不同的方法來品嘗。即使那時候吃的粽子已經久放,失去了新鮮、彈性和應有的口感,但依然值得細細品嘗。一如她們的人生。」- p.2...

一個人的經濟 在 胖胖龜 胖讀時光 閱讀 書籍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8:51:54

難道這輩子想活得成功圓滿,就非得贏在起跑點上? 本書深入淺出,講很深的道理,卻用淺顯易懂的文字來描述,敘述了許多大器晚成的例子,並且題點了我們不該按照社會所期待的成功,而是要自己尋找自己要的成功。很多時候我們會迷失在社會當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而導致自己覺得自己不會成功,但是當我們看完這本書懂得很...

  • 一個人的經濟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04 00:26:45
    有 27 人按讚

    【論社會賢達 | 盧斯達 on Patreon】

    「社會賢達」本來是襃義詞,即社會的中流砥柱,古代這個概念變成了一個鮮卑的官位,例如「柱國大將軍」,但我們都很快發現,社會賢達多數「(顯) 達」而不「賢 (明)」,社會賢達就慢慢變得暗藏嘲笑和藐意。

    上一個十年「世代鬥爭」已是大行其道的社會分析工具,有時對有時不對,但大多數時間都對。階級性即是人性,亦大多數情況的現實。甚麼是社會賢達呢?是一種性格和靈魂,而不是具體的資產值。

    例如我朋友分享他認識一個人。此人有家蔭,不多,能給他做小生意;外顯的性格是溫文已婚有子女,自我定位為「反共」的中產知識份子,但親國民黨,雨傘之後就反對「本土派」;2019 年也 (口頭) 支持反送中,但賊過兵興以後又變回全力支持泛民、支持接受委任、認為香港的「急進派」害慘無辜市民、「本土派」是新共產黨,是最大威脅。最近又很反對淘寶撤出香港,因為他全家的電話配件 mon 貼都是淘寶淘回來,自辯「香港沒有生產,點解不可以淘寶」。我朋友則作此斷語:「你咪淘飽佢囉,但你唔好一邊淘一邊網上大支野嘛,真心唔識形容」。

    然後最近朋友又說起了另一個類似的人,2016 發生魚蛋旺角事件,他向我朋友大鬧本土派「搞亂香港,人人冇好日子過」; 後來我的朋友對這個人認識深了,才知道此人為甚麼在 2016 年之後對應該沒有深交的「本土派」如此深仇大恨。原來此人在 2016 年搞婚外情,被老婆發現揸住痛腳,被迫購入第二個物業,而且是十大樓盤之一。朋友說:「樓價跌,佢真係會冚家鈴」;

    這個我認為就是傳統的社會賢達,他們有一點資產,不過很愛小便宜;自命是知識份子,不過並沒有知識份子關懷理解「弱勢」的傳統。知識份子大多數是進步派,但因為買了樓,所以身體馬上控制了大腦,對於各種抗爭真心不同情;但這些肯定不是富可敵國的階級,他們只是隨便在街上都可以遇到的一般人。他們並不擁有政治權力,但認為自己是「持份者」,這個現況他們是受益的,並且「我很滿意請繼續」。

    我回想這幾年來的種種,「本土派」(或你怎麼叫怎麼分類都好) 四周莫名其妙的敵意,我並不懂得即時分析,我是到後來才知道這些事。「支持民主」是空的,有沒有樓倒是現實;「齊上齊落」是熱血,但有人有移民資源,有新一代連 BNO 都沒有。這些才是真正主導一個人意識形態的關鍵因素,意識形態是影子而不是光,光的源頭是一個人的經濟和具體生活。為甚麼他們會莫名其妙地、鋪天蓋地的反對旺角那一次,因為那些街頭青年、中年老年的「初心」,他們管你個屁,騷動的影像直接令他們想到自己那層未供完的樓、未出身的子女,以及今日的安逸將會消失的危險想像。

    同樣的情況自然也反映在泛民社會賢達群體,當初示威者叫出「我要攬炒」,他們就當然是反對;他們也反對過街頭衝擊、立法會議會抗爭、反對策略性要求美國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反對外國介入之類……社會賢達是甚麼也反對的,唯獨不反對自己的利益,但那一定不是群體的利益。

    據說是林語堂說的,「中國就有這麼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裏找這麼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可能是網民亂說,但觀察得很有理。社會賢達是李嘉誠的 wanna be 形式,正如香港整個社運、公民社會、社會菁英的自我形塑,都是英美進步主義白人政學媒界的 wanna be 形式。為甚麼動物界的底下層不會有統治者的意識,可能因為動物的社交能力沒有發展到好像人類的先進。人類是會移情的,也會受意識形態改變。意識形態的古譯法是「意底牢結」,於是令人產生與現實割裂的思想。例如自己明明並不是主人,但又害怕庭園遭搗壞;但這份「太監急」的感情,又無法在真正的主人面前換到更好的位置或者利益,主人同樣視社會賢達為奴隸為敵人,而不是自己人。

    現在中國要移動香港的幾座大山,裡面全部都是各種程度的既得利益者。

    中國的分析工具叫這些做「割韭菜」,養大了就收割。我們知道自己是韭菜,而社會賢達則是一班認為自己不是韭菜的韭菜,並幻想自己有天也有份割韭菜。這就是回歸前後,香港竟然有人想到「北進殖民」、參與管治、獲得民主化之後的香港政權,便是一個集體希望成為韭菜收割者而最終發現自己還是韭菜的過程。這在中國的最古代,便叫做「編戶齊民」,用來收稅和服役的。

    編戶齊民也是一個等級,因為外圍還有賤民和蠻夷。蠻夷是不徵賦徭役的,是帝國外面的人,會被帝國攻打而且總是有面臨種族屠殺和滅族的風險。然而成了帝國的編戶齊民,不代表他們是統治者。上面有貴族,貴族未到最後關頭不會放棄自己割韭菜的特權,你說他們很頑固?編戶齊民和社會賢達也同樣是未到最後關頭,也不會放棄自己有可能收割韭菜的幻想。雖然時勢已經大變,但這由下而上的超穩定人口結構才剛露出水面,為人所見。從民主派的賢達派在特首選戰之後還心存大和解之念、與林鄭社交往還彼此「釋出善意」、千夫所指仍然要接受人大委任反駁「撤出論」但剛開會又被對面輾壓而友好傳媒在千帆過後才說「政府這樣亂來恐觸發泛民總辭」,我們需要笑嗎?比起笑或哭,理解每日交手的對方更加重要。

    也許收割者和社會賢達的唯一共同點,就在於他們都是盡力將派對拖到最後一刻,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流眼淚,未到最後一刻都不願改革 (但革命和大爆炸來臨就自然是收割者率獸食人,也不用你來改革了),一切都是這個階級的本色表現。

    魯迅這樣說:「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韭菜被收割倒是只面對死亡的恐懼,社會賢達面對的痛苦還多了一重,在死亡之前還要面對觀念秩序的幻滅:原來我也是會被割韭菜的。

    那麼樓價跌、股票跌、借孖展炒新股、長年只做中國遊客生意的各位,我們不是針對任何人,只是你們會怪罪誰呢?我太熟悉你們,你們不會怪罪收割者,而是會怪其他韭菜揭竿而起。為甚麼有人喊攬炒、而和應者眾,也許他們都是瘋狂但又明白的人。他們就是魯迅寓言裡面的那些首先被驚醒的人,就是要為那不幸的少數者,加諸無可挽救的臨終苦楚,他們認為這麼久了,他們帶來攬炒倒是對得起社會賢達的。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 一個人的經濟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04 00:26:09
    有 101 人按讚

    【論社會賢達 | 盧斯達 on Patreon】

    「社會賢達」本來是襃義詞,即社會的中流砥柱,古代這個概念變成了一個鮮卑的官位,例如「柱國大將軍」,但我們都很快發現,社會賢達多數「(顯) 達」而不「賢 (明)」,社會賢達就慢慢變得暗藏嘲笑和藐意。

    上一個十年「世代鬥爭」已是大行其道的社會分析工具,有時對有時不對,但大多數時間都對。階級性即是人性,亦大多數情況的現實。甚麼是社會賢達呢?是一種性格和靈魂,而不是具體的資產值。

    例如我朋友分享他認識一個人。此人有家蔭,不多,能給他做小生意;外顯的性格是溫文已婚有子女,自我定位為「反共」的中產知識份子,但親國民黨,雨傘之後就反對「本土派」;2019 年也 (口頭) 支持反送中,但賊過兵興以後又變回全力支持泛民、支持接受委任、認為香港的「急進派」害慘無辜市民、「本土派」是新共產黨,是最大威脅。最近又很反對淘寶撤出香港,因為他全家的電話配件 mon 貼都是淘寶淘回來,自辯「香港沒有生產,點解不可以淘寶」。我朋友則作此斷語:「你咪淘飽佢囉,但你唔好一邊淘一邊網上大支野嘛,真心唔識形容」。

    然後最近朋友又說起了另一個類似的人,2016 發生魚蛋旺角事件,他向我朋友大鬧本土派「搞亂香港,人人冇好日子過」; 後來我的朋友對這個人認識深了,才知道此人為甚麼在 2016 年之後對應該沒有深交的「本土派」如此深仇大恨。原來此人在 2016 年搞婚外情,被老婆發現揸住痛腳,被迫購入第二個物業,而且是十大樓盤之一。朋友說:「樓價跌,佢真係會冚家鈴」;

    這個我認為就是傳統的社會賢達,他們有一點資產,不過很愛小便宜;自命是知識份子,不過並沒有知識份子關懷理解「弱勢」的傳統。知識份子大多數是進步派,但因為買了樓,所以身體馬上控制了大腦,對於各種抗爭真心不同情;但這些肯定不是富可敵國的階級,他們只是隨便在街上都可以遇到的一般人。他們並不擁有政治權力,但認為自己是「持份者」,這個現況他們是受益的,並且「我很滿意請繼續」。

    我回想這幾年來的種種,「本土派」(或你怎麼叫怎麼分類都好) 四周莫名其妙的敵意,我並不懂得即時分析,我是到後來才知道這些事。「支持民主」是空的,有沒有樓倒是現實;「齊上齊落」是熱血,但有人有移民資源,有新一代連 BNO 都沒有。這些才是真正主導一個人意識形態的關鍵因素,意識形態是影子而不是光,光的源頭是一個人的經濟和具體生活。為甚麼他們會莫名其妙地、鋪天蓋地的反對旺角那一次,因為那些街頭青年、中年老年的「初心」,他們管你個屁,騷動的影像直接令他們想到自己那層未供完的樓、未出身的子女,以及今日的安逸將會消失的危險想像。

    同樣的情況自然也反映在泛民社會賢達群體,當初示威者叫出「我要攬炒」,他們就當然是反對;他們也反對過街頭衝擊、立法會議會抗爭、反對策略性要求美國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反對外國介入之類……社會賢達是甚麼也反對的,唯獨不反對自己的利益,但那一定不是群體的利益。

    據說是林語堂說的,「中國就有這麼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裏找這麼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可能是網民亂說,但觀察得很有理。社會賢達是李嘉誠的 wanna be 形式,正如香港整個社運、公民社會、社會菁英的自我形塑,都是英美進步主義白人政學媒界的 wanna be 形式。為甚麼動物界的底下層不會有統治者的意識,可能因為動物的社交能力沒有發展到好像人類的先進。人類是會移情的,也會受意識形態改變。意識形態的古譯法是「意底牢結」,於是令人產生與現實割裂的思想。例如自己明明並不是主人,但又害怕庭園遭搗壞;但這份「太監急」的感情,又無法在真正的主人面前換到更好的位置或者利益,主人同樣視社會賢達為奴隸為敵人,而不是自己人。

    現在中國要移動香港的幾座大山,裡面全部都是各種程度的既得利益者。

    中國的分析工具叫這些做「割韭菜」,養大了就收割。我們知道自己是韭菜,而社會賢達則是一班認為自己不是韭菜的韭菜,並幻想自己有天也有份割韭菜。這就是回歸前後,香港竟然有人想到「北進殖民」、參與管治、獲得民主化之後的香港政權,便是一個集體希望成為韭菜收割者而最終發現自己還是韭菜的過程。這在中國的最古代,便叫做「編戶齊民」,用來收稅和服役的。

    編戶齊民也是一個等級,因為外圍還有賤民和蠻夷。蠻夷是不徵賦徭役的,是帝國外面的人,會被帝國攻打而且總是有面臨種族屠殺和滅族的風險。然而成了帝國的編戶齊民,不代表他們是統治者。上面有貴族,貴族未到最後關頭不會放棄自己割韭菜的特權,你說他們很頑固?編戶齊民和社會賢達也同樣是未到最後關頭,也不會放棄自己有可能收割韭菜的幻想。雖然時勢已經大變,但這由下而上的超穩定人口結構才剛露出水面,為人所見。從民主派的賢達派在特首選戰之後還心存大和解之念、與林鄭社交往還彼此「釋出善意」、千夫所指仍然要接受人大委任反駁「撤出論」但剛開會又被對面輾壓而友好傳媒在千帆過後才說「政府這樣亂來恐觸發泛民總辭」,我們需要笑嗎?比起笑或哭,理解每日交手的對方更加重要。

    也許收割者和社會賢達的唯一共同點,就在於他們都是盡力將派對拖到最後一刻,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流眼淚,未到最後一刻都不願改革 (但革命和大爆炸來臨就自然是收割者率獸食人,也不用你來改革了),一切都是這個階級的本色表現。

    魯迅這樣說:「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韭菜被收割倒是只面對死亡的恐懼,社會賢達面對的痛苦還多了一重,在死亡之前還要面對觀念秩序的幻滅:原來我也是會被割韭菜的。

    那麼樓價跌、股票跌、借孖展炒新股、長年只做中國遊客生意的各位,我們不是針對任何人,只是你們會怪罪誰呢?我太熟悉你們,你們不會怪罪收割者,而是會怪其他韭菜揭竿而起。為甚麼有人喊攬炒、而和應者眾,也許他們都是瘋狂但又明白的人。他們就是魯迅寓言裡面的那些首先被驚醒的人,就是要為那不幸的少數者,加諸無可挽救的臨終苦楚,他們認為這麼久了,他們帶來攬炒倒是對得起社會賢達的。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 一個人的經濟 在 她的圖書館 • Her Librar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05 20:36:31
    有 9 人按讚

    《做工的人》林立青.
    「離開那處工地之後,我總喜歡在夏天時吃鹹粽,用很多種沾料來吃。用蜂蜜、豐年果糖、紅糖、白糖、花生粉、草莓果醬沾著吃。那是她們教我的吃法,慢慢地,細細地,用不同的方法來品嘗。即使那時候吃的粽子已經久放,失去了新鮮、彈性和應有的口感,但依然值得細細品嘗。一如她們的人生。」- p.244
    -
    每個腳踏實地活著的人,
    都擁有值得細細品嘗的故事。
    -
    一個青年監工的生活觀察,一篇篇承載生活重量的文字。工地八嘎囧、外籍移工、工地師傅、工地大嫂、看板人......,林立青用溫柔樸實的文字寫下曾在他生命裡走過的人。
    .
    「在工地有人吵起架來,調停的常常是她們;在工地看見有人病痛時,分藥提供偏方的是她們;工地有貓、狗死亡,埋葬的還是她們;工程順利,帶著下包師傅一同唱歌的也是她們。甚至工程不順,要去哪裡拜什麼,都是她們在指點迷津。困苦的環境使人感恩,在這種環境中,女性特有的溫柔充當防腐作用,能使自己和丈夫更為穩定。」
    .
    閱讀時總浮現鐵漢柔情四個字,以為會是只圍繞著工地師傅的點點滴滴組成的散文集,沒想到作者對工地裡、工地外的女人描述的更多。
    .
    他的文字難得的是,他是在「現場」的人。如果這是一本採訪者的報導,或許無法這麼貼切的描寫出事件的實況。
    .
    為了一張罰單,眾人苦苦哀求或齊聲怒罵的畫面。工作的動力,需要的是藥物的配合。走水路的不得已,體制下的無能為力。
    .
    「如果我們判斷人的標準,是用刻苦,是用勤奮,是用力爭上游的努力和對於生活的認真,去決定一個人的品格,那我們不可能看不出來他們值得擁有尊敬。」
    .
    小時候天真的相信,只要努力一切都有機會改變。長大後才逐漸明白,事情沒有那麼簡單。這個社會體制下,平凡的我們也許無能為力,但至少還能彼此尊敬。
    .
    「我們既然知道以一個人的經濟條件去斷定其社會階級以及地位是錯的,並且深惡譴責,那又為什麼不改變對他們的看法呢?」
    .
    #做工的人 #林立青 #賴小路
    #寶瓶文化 #她的圖書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