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一一洋洋長大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一一洋洋長大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amyvivian (燕子)看板movie標題[好雷] 《一一》不可能再活一次時間Sun Aug...
一一洋洋長大 在 ななみ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7:27:33
20210918 洋洋的2歲生日慶祝 沒有野餐趴替變頂樓泳池BBQ 自己灌飽氣球貼上買了很多波波氣球 隨意放在蛋糕和牆壁都很好看了 買了籃球機給兒子玩 他真的超喜歡的太棒了 還有姑姑們送的禮物好可愛 下午烤肉唱歌聊天 晚上切蛋糕他專注在他的玩具車車 很高興你2歲了 希望平安健康長大 即使誕生在病...
去誠品看了楊德昌的《一一》。雖然是一件很趕流行的活動,不過當我發現是吳念真主演
的時候,才真正有了看這部電影的衝動。因為之前發現,一些喜歡的國片編劇都是他,比
如有一部偶然在圖書館看到的電影叫做《期待你長大》,是一部關於罹患癌症的小女孩的
故事;作為一部劇情完全可以預料的電影,卻完全不讓人覺得枯燥。剛好又在維基發現《
一一》的日文版片名叫做「ヤンヤン 夏の想い出」(洋洋 夏天的回憶),令我對洋洋這個
男孩的視角產生了錯誤的期待。必須承認這些產生期待的背景確實跟電影本身都無關。
電影開始時,大螢幕上一連串的日本人名字,讓我彷彿可以抱持一種看日本電影的心情來
看,覺得輕鬆了。尾形一成出現的時候,讓我覺得真的很像是一個擁有過70年代的日本青
年。後來才發現,原來就是演過《東尼瀧谷》的演員。吳念真和尾形一成主要使用英文、
又彷彿各自略通一點點的中日文的交談,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場面。可以說全片都充滿了
運用語言的巧思。
看完《一一》之後,我覺得跟以前看《海灘的一天》的感覺有點像。雖然是三個小時的影
像轟炸,卻不覺得疲乏,因為很貼近台北人的生活、顧及到很多不同人物的角度、很細膩
但又保持一種可以審美的距離。甚至我都快要覺得吳念真就是我爸了。如果沿著洋洋拍攝
人們背面的概念發想,看這電影就好像偷窺到我爸跟某個初戀情人約會的感覺。
但是洋洋這個角色卻和我的期待有落差。他被安排說出很多台詞、做了很多象徵性的動作
,這些段落的密度太高,簡直像是變成了電影的一個工具,而不是一個被實在的描寫的人
物。在電影最後打出1999年的字樣時,竟發現在1999年幾乎與自己同樣年紀的洋洋,卻是
和我距離最遠的。
單純談感覺可能太過主觀。假如客觀猜想可能的原因,當電影進行到主角的日本行,利用
剪輯效果,刻意將兒女與父輩的經歷重疊;這樣的表達讓我覺得,大概電影的角度就是來
自那個「父輩」,所以對洋洋的描繪,也許更多是來自中年男人對男孩的想像。
下一代的人生,可能是主角所說的「再活一次」唯一有點接近現實的版本。但是下一代真
的會複製上一代的經歷嗎?下一代真的能夠裝載上一代的想像嗎?在《海灘的一天》處處
可見那一代人無法擺脫上一代人的壓力,在《一一》,雖然似乎是站在很和藹的父親的角
度,但就我這個下一代人看來,卻隱約感覺被冒犯。不過,能夠在宛如迷宮的三小時電影
中找到一個勉強算來明確的角度,也是蠻有趣的。否則電影大部分的時間,雖然看得很舒
服,但我對於其中的意義完全不感興趣。
我跟婷婷最接近的時刻,一個是她在課堂上打瞌睡的時候,一個是當她回家看到樓下的血
跡──雖然這一切離我很近,但終究是跟我無關──這樣的感覺。
我跟洋洋最接近的一刻,大概就是他跳到游泳池、看起來好像要溺水的那一幕。本來真的
很擔心洋洋會死掉,結果就像他舅舅只是躺在浴室地板繼續呼吸、東京的那位遲不應門只
是提早退房,洋洋只是在下雨的時候全身濕透回家而已。人沒有辦法「再活一次」,只有
「繼續活著」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87.82.18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02006737.A.6A4.html
※ 編輯: amyvivian (218.187.82.187), 08/06/2017 16:08:01
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現在的我怎麼想。
※ 編輯: amyvivian (218.187.82.187), 08/07/2017 23: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