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ㄇ型架廚房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ㄇ型架廚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ㄇ型架廚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ㄇ型架廚房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享生活-打造無印之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終於來了~~ 大家期待已久的日系收納好物團購, 今天正式開團🎉🎉🎉🎉 這次 #我精挑細選了8款收納品和生活用品, 樣樣實用、樣樣美麗, 由於品項較多,文字部分我就簡單介紹, 有興趣的朋友請點照片, 有更多詳細的使用說明喔! ✳️團購連結 https://bit.ly/2WYIQtV 由於庫存不多,...

ㄇ型架廚房 在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05 16:09:03

大家對廚房有哪些想法呢? 上週在IG限動QA問大家對自己的廚房有哪些堅持呢? 不愧是賴青的好朋友 大家都超級有一套想法XDDD 我也有把一些比較實用答案放在Highlight"廚房工具"✨ 沒追到想看的同學可以去複習一下 對廚房沒興趣 對我手上戒指有興趣請先下滑到"最重要的TIPS"在離開😂 先...

ㄇ型架廚房 在 ☁ .∴. 蘇菲。日常。∴ ..∞ ↟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03:40:53

★★★2019/08/23 (五)⠀ 食物的庫房>>>常溫區⠀ ⠀ 其實今天比較像是星期三 #蘇菲的舒適生活提案 第四回的延伸說明。⠀ ⠀ 來看一下蘇菲家的常溫庫房區。⠀ ⠀ 廚房吧檯最左邊的櫃子就是我家常溫庫房區,⠀ 裡面的收納道具就是⠀ ① 蘇菲單身時代的抽屜邊櫃⠀ ② 無印良品PP化妝盒⠀ ③...

ㄇ型架廚房 在 享受生活不無聊。規小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2 12:52:39

. 🔥 #文末有禮 #居家生活收納推薦 🙋‍♂ 搬進新家一年多一點,這一年來我們從「想像」到「落實」,沒花太多時間就購入了不少用到現在都很喜歡的收納好物 🤗 就拿 日本山崎生活美學-Yamazaki 來說,我們家不管是客廳、廚房、臥室、浴室,甚至前後兩個陽台都可以看見它們的蹤跡~能日式也能北歐風!最...

  • ㄇ型架廚房 在 享生活-打造無印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2 14:11:14
    有 245 人按讚

    終於來了~~
    大家期待已久的日系收納好物團購,
    今天正式開團🎉🎉🎉🎉
    這次 #我精挑細選了8款收納品和生活用品,
    樣樣實用、樣樣美麗,
    由於品項較多,文字部分我就簡單介紹,
    有興趣的朋友請點照片,
    有更多詳細的使用說明喔!

    ✳️團購連結
    https://bit.ly/2WYIQtV
    由於庫存不多,商品賣完就會轉為預購,
    如果有急需的朋友請儘快下單😂。
    #滿千免運
    #8月18日結團

    ❤️品項介紹

    1️⃣【日本霜山】
    ABS可計量密封洗衣精/柔軟精分裝瓶-
    700ml-3入組

    .輕鬆分裝容液,纖細窄面好拿取
    .瓶蓋附密封圈 傾倒安心不溢出
    .瓶口寬大,傾倒溶液不易灑出
    .瓶蓋附刻度,快速計算用量

    2️⃣【日本INOMATA】
    用日製十字抽取口小物收納盒

    .日本製造原裝進口,品質優良耐用
    .十字抽取設計,一目了然取用快速
    .各式小物分類收納,活用畸零空間
    ·有長型、方型、方型加大三種尺寸可選擇

    3️⃣【日本INOMATA】
    日製掀蓋式十字抽取濕紙巾收納盒-
    加大款-2色可選

    .適用50抽濕紙巾,收納兒童口罩
    .日本製造原裝進口,品質優良耐用
    .十字口取用方便,外蓋內蓋雙重保護
    .帶蓋減緩水分蒸發,方便收納濕紙巾
    .可儲放除塵紙、洗臉巾,速取好便利

    4️⃣【日本霜山】
    高透耐熱可微波玻璃量杯附刻度-500ml

    .耐高溫高硼矽玻璃,料理好操作
    .可耐酸性醬汁,適用冷熱飲調製
    .防燙隔熱弧形把手,好握舒適
    .附刻度,方便烘焙烹飪計量

    5️⃣【日本INOMATA】
    日製廚房餐具/湯杓/飯匙/鍋蓋/砧板立架

    .日本製造原裝進口,品質優良耐用
    .一架多用,可放鍋蓋、砧板、湯杓
    .料理筷子可平放,油汙不沾染桌面
    .可放置平板電腦,方便料理時觀看

    6️⃣【日本霜山】
    可水洗重複用吸水吸油/擦碗/
    擦臉萬用紙巾-3捲組

    .環保耐用多用途,沖洗濕用也不易破
    .可用於食材吸水,不掉絮方便料理
    .易撕快速使用,虛線點滑順好撕
    .吸油去汙不費力,吸水效果好

    7️⃣【日本霜山】
    透明壓克力ㄇ型萬用分層收納架

    .垂直分層收納,活用畸零空間
    .可放桌面做為公仔收藏展式架
    .耐承重10kg,材質耐固耐久用
    .邊角圓滑不傷手,可安心使用

    8️⃣【日本天馬】
    HACOTTO 長形多功能PP手提式收納工具箱-
    4色可選

    .懷舊復古造型,多種收納用途
    .耐固輕量PP製,方便外出攜帶
    .手提式設計,提取輕鬆不費力
    .附鎖扣,儲納安心保護收納物品

    這次真的是難得的收納好物團購,
    需要更多介紹和使用心得分享的,
    請點選照片觀看喔!

    ✳️團購連結
    https://bit.ly/2WYIQtV

    ———————————————————————-
    #享生活打造無印之家

    #日本製收納好物團購

    #砧板刀具自動烘乾消毒機也還在團購中哦!

    https://gbf.tw/4hcj0

    #FIKA系列鍋具也可預購囉!

    https://bit.ly/3iGqHJu

  • ㄇ型架廚房 在 蘇菲的日常生活。整理収納。美好器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24 07:30:00
    有 70 人按讚

    2021/03/25 (三)
    #蘇菲的調整筆記 >>> 流理臺下調整

    #舒適生活就是不斷的調整 #調整到最適合當下的樣子。
    蘇菲家就是這樣,隨著時間,隨著物品的增加或是遞減來進行調整,一邊調整一邊檢視,才能讓當下的生活舒適極大化。

    最近調整的是廚房以及餐廳區塊。
    在調整的時候,除了檢視物品之外也同時檢視生活方式。
    流理臺下一直以來算是比較難整理的地方之一,因為裡面有排水管的管線,水開關,加上櫥下型淨水器(加壓馬達/濾心等)都增加了空間上 #完整使用 的難度。

    先從擺放的東西開始決定吧。
    流理臺下的空間,要放櫥下型淨水器(包括主機/加壓馬達以及另外加裝的兩支濾心),這些就佔了1/4的空間。要放鍋子(平底鍋炒鍋類),廚房清潔用品/刷具,廚餘垃圾袋以及洗衣精(因為蘇菲家的滾筒式洗衣機就裝在流理臺旁邊)。

    因為管線以及開關還有淨水器位置已經固定的關係,空間已經無法完整使用,因此,蘇菲選擇 #分區塊處理。

    A) 最左邊約莫有深50*寬20*高55公分的區塊可以使用,所以蘇菲在這裡使用無印良品的附輪收納箱(深40*寬18公分,沒有使用輪子),考量高度以及使用的便利性,我用深型+兩個淺型來收納相關物品。
    深型的抽屜內高尺寸有26.5公分,主要擺放廚房清潔瓶罐(例如LEC倍半、髒寶貝等等);淺型第一格放清潔用刷具,例如舊牙刷、棕刷;第二格淺型抽屜就放廚餘用塑膠袋以及湯の花萬用清潔膏。
    因為怕開抽屜時櫃體會滑動,所以在櫃子底下都有貼i color買的止滑貼。

    B) 淨水器旁邊扣除排水管以及後方加壓馬達等物品,約莫有深32*寬30*高55公分的區塊可以使用,而這區我用來放鍋子(只有平底鍋跟炒鍋)以及保鮮膜、烘焙紙、錫箔紙等相關物品。
    這區的物品全部都用無印良品的聚丙烯檔案盒/標準型/A4來擺放,不但整齊也好收好拿,而這三個檔案盒的底下也貼了止滑貼,防止取物時滑動。

    C) 最後剩餘的空間就是左邊抽屜區跟右邊鍋類區的中間區塊了,也因為排水管在這個地方剛好打洞往下通到地下管線的關係,所以這裡用IKEA的廚房ㄇ型層架橫跨在管線上。層架上放每天都要用的礦速潔洗衣精以及保潔多77,下方剛好可以放小蘇打粉跟檸檬酸(罐子也是無印良品),就這樣完成了空間的利用。

    至於最上方的置物架,則是蘇菲使用了10多年的東西,是在SOGO家用品樓層買的。當時覺得不便宜,後來發現實在是一分錢一分貨,用到現在沒有變形沒有崩塌過,非常好用。曾經在momo買過少一個只要1/4價格的置物架,裝上去沒有兩天就垮了,掉下來的琺瑯盤讓我心痛得要命...
    在調整完流理臺下這個空間以後,最終還是把原本拆下來的置物架又裝上去。加上S掛勾可以掛隔熱手套,替換用的水槽濾網放入i color買的十字收納盒也放在這個置物架上,甚至於隔熱墊、玉子燒鍋都可以放在這裡喔。

    順帶一提,最後面因為裝設廚下型淨水器以及加壓馬達的電線們看了實在非常礙眼,我在IG上看過日本太太有用美耐板或珍珠板把電線擋起來,看起來美觀很多,不過因為我有點懶還沒有去買,等我以後買了再來放放看,我想應該會更美觀喔!

    祝大家週三愉快^^

    = = = = = = = = = = = = = = = = = =
    ★Follow my Instagrams → https://www.instagram.com/umimama_sofia/
    #舒適生活就是不斷的調整調整到最適合當下的樣子 #暮らしの道具 #無印良品 #muji

  • ㄇ型架廚房 在 倫敦男子日常 london.nanzh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09 00:05:24
    有 439 人按讚

    不論是文藝或藝文,我都沾不上邊,非常感謝 #明道文藝 前陣子邀稿,讓我想起高中時因為朋友是校刊社社長,我經常振筆胡亂投稿的日子。《明道》這篇文章已經刊登在 11 月號了。寫疫情底下我如何享受倫敦生活,如何觀察這座新舊交融的美麗城市。應該大多數人沒什麼管道可以讀到,在這邊貼出全文吧:(讀不了這麼多字的,看看照片也行ㄅ
     
      
      
    標題:疫情下的老時光、新日常、慢靈魂(寫於九月)
     
      
    早上出門買菜時,看見地鐵站旁出現了一個好久不見的身影,穿著細格紋襯衫的微胖男子將蔬果擺得整整齊齊:一捆捆鮮綠蘆筍躺平、紫得油亮的圓茄朝氣滿滿、盒裝草莓綻放潤紅,另一側還有金髮阿姨叫賣著黃紅橙藍的鮮花,有點髒亂的車站出口卻在一角鋪展春日。
     
      
    上一次看見這景象,是六個月以前。
     
      
    隨著這場大流行病肆虐全球也超過半載,本來已經習慣了空蕩蕩的街頭,如今隨著封鎖政策漸漸鬆綁,反而不太習慣人流再次回返。說來也真奇妙,這位蔬果攤大哥在數間超市的夾擊下不知怎麽生存下去的,右側是中產階級愛逛的 Waitrose、左側是小資族和家庭必備的Sainsbury’s,鄰近還有學生省吃儉用的好夥伴 Iceland,再往前走一點有日本小鋪、韓國超商、土耳其人開設的雜貨店。小小的社區裡,天天上演著零售戰爭。
     
      
    回想時序入春之際,全城封鎖前夕,倫敦人跟緊了世界潮流也開始到超市囤貨。那時我每天下班趕去採買,換來的是架上稀疏零落的景象,麵粉、義大利麵、雞蛋、衛生紙被掃蕩一空,忽然有種以前在台灣,颱風來臨前大家急忙去儲備糧食的既視感。幾天之後,政府推出新政策,限制每個人購買特定商品的數量,各大超市的 CEO 紛紛發出電子信和社群媒體貼文,希望大家為行動不便的老弱婦孺著想,別買走了他們的所需分量份量。儘管如此,疫情初期往往出了超市,依舊雙手空空,該如何是好?
     
     
      
      
    靈機一動轉而前往不遠處的 Corner Shop(轉角店)
     
      
    走進店內,孟加拉裔的店主老神在在地望著櫃檯旁的小電視,眼神跟我交會了一秒便移開,我直接走向雞蛋區和衛生用品區,廁紙和盒裝蛋奇蹟似地貨源滿滿,我轉頭問老闆怎麽做到的,他終於露出了微笑:「被你發現這個祕密了。」我隨手抓了幾盒去結帳,回家後趕緊跟朋友們分享這個好消息。過了一陣子後,似乎有許多人跟我一樣也察覺到傳統雜貨鋪的魔力,不少媒體開始推出專題報導,帶領許多大城市裡的千禧一代溫習這個老朋友,BBC 文化版形容這些轉角店是「疫情下的安心慰藉」。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急需重建家園、復甦經濟,各國人民紛紛前來填補勞力缺口,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率先大量登場,接著 70、80 年代又有土耳其、以及當時甫加入歐盟的波蘭加入移民風潮。漸漸地,英國各大城市包括倫敦,小店林立,異國風味遍地開花。然而,對移民族群來說,早期經營轉角店並不容易,當時社會風氣保守、英國人口仍以白人為大宗,種族歧視的現象頻傳,飄洋過海的外來遊子不但在職場上不被接受,就連開個店做小本生意也會遭遇侮辱、打劫。
     
      
    兩年前,BBC 新聞主持人 Babita Sharma 以出身印度裔轉角店家族的身份,出版了一本關於英國 Corner Shop 的作品。書裡她精準刻寫了南亞家庭在英國社會下所存在的刻板印象,並驕傲地為這些數十年來不眠不休、替社區鄰里服務的轉角店老闆喝彩。Babita 多年來致力於喚起大眾對轉角店的回憶,更曾在 TED 演講上講述這些轉角店如何在多場英國大選中,被兩黨候選人作為選票操作的工具。空間不大的轉角店,被貨品堆得擁擠,不如大型超市的明亮開闊,卻帶領近代英國度過一場場幽暗難關。在移民來臨之前,轉角店便已存在,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也來自轉角店家庭,因此它在某些老英國人的心中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堅毅存在。
     
      
    全年無休的 Corner Shop 什麼都賣,有些甚至是 24 小時營業,賣民生用品、菸酒、報紙、蔬果、醬醋油鹽,當然也多少進口家鄉特有的食材,就這樣成了餵養世代、矗立數十年的萬應「柑仔店」。我特別喜歡去那裡挖寶,看看不同家賣的印度咖哩角(samosa)、中東香料、奇異的外來水果或是又大又甜的高麗菜。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外地人來說,初踏英國土地的前幾個月,總喜歡往光鮮亮麗的超市跑,就像以前在台北也偶爾跑去松青或 101 樓下採買異國食材,以為這樣就能沾沾和風洋氣。幾年下來,我漸漸體會到傳統小店的魅力,在疫情底下更是如此。每一個 Corner Shop 都存在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無論對當地居民或是經營者家庭而言,都承載著許多的成長回憶,這是在連鎖超市蓬勃發展的英國社會中,一個令人著迷的元素。
     
     
      
      
      
    在老時光的對立面上,是新興鮮奇的訂閱消費。
     
      
    記得兩年前剛搬入東倫敦某一新建大樓的那天,還來不及整理凌亂的家當,推銷員就上前敲門。他來自倫敦這幾年盛行的「蔬菜盒」訂閱新創公司。看起來像大學生的義大利男子熱情介紹,月付一定金額,自由挑選分量份量及食譜,客製化的食材箱就會固定送到家門口,按照隨附菜譜的簡單指示一步一步操作,廚房新手也能端出美味佳餚。對於生活忙碌、不諳烹飪、加上喜好追求新鮮的英國人來說,這樣的服務近幾年十分受歡迎。我最後沒給他捧場,但這幾個月確實也在 IG 上看到不少朋友驕傲地展示自己的廚藝成果。
     
      
    封城期間外出不便,幸好我原本就趕上了這波訂閱經濟潮,有一陣子都不需要煩惱民生必需品何處買,自從改為居家辦公後,甚至最長達三週都沒踏出家門過。早晨睡醒,微涼五月還需披上薄薄的針織衫,打開門檢查有沒有包裹,可能是咖啡豆、洗衣膠囊、燕麥奶、雜誌、環保衛生紙、或是一大袋白米。初試訂閱消費,是在電商巨人亞馬遜的網站上。剛來唸書的那一年,嚐到了網路購物的便利及美妙,什麼東西都往購物車丟,後來發現結帳時有個「月訂購制享優惠」的選項,便開始估算自己使用特定用品的分量,打開訂閱經濟圈的大門。過了一陣子,覺得這樣實在不環保,便開始上網找了不少主打環保的公司,儘量挑選可回收、可分解的包裝材質,然後將自己的日常生活嵌進了這條新型經濟鏈。英國人鮮少像台灣一樣安裝方正的信箱,郵差快遞會將信件放進家門上的扁長投信口。那包裹怎麼辦呢?這些聰明的生意人便儘量把體積小的產品,做成符合信口的包裝。瘦瘦平平的紙盒內,裝的是百分之百可生物降解的洗碗機膠囊,裝的是倫敦自烘直送的咖啡豆,然後流暢地滑入維多利亞百年老屋的投口。人人都說,倫敦是新舊交融的迷人城市,我眼中的新舊交融,指的不是建築,而是上述這段體驗。
     
     
      
      
    這一年倫敦人的一大收穫,應該就是發掘住家附近的各個公園。
     
      
    封城稍微解除後,某一次與同事視訊會議時,各自分享近期怎麽度過週末,每個人不約而同地說:走遍家裡附近的綠地。公園是英國都市中極其重要的公共空間,大倫敦地區更有超過一千座公園,整座城市有 43% 都是綠地。作家崔維斯‧艾伯洛便提到,城市中的公園可以被視爲是英國鄉村田野的縮影,提供給都市人一個親近英國郊區的好機會。首相強生在封城初期呼籲大家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但鼓勵大家可以適當前往公園運動。出不了城,無法度假,公園真的成了倫敦人這段期間享受慢活假期的好去處。我住的區域正好在西北倫敦兩大綠地之間,往東走有攝政公園(Regent’s Park)及櫻草花山(Primrose Hill),往北走則有漢普斯德荒野(Hampstead Heath)。因此每到週末,只要去逛個一回,便能感受到有別於囂鬧街廓的閒適風情,這是我認為住在倫敦最英式的生活步調了。
     
      
    櫻草花山顧名思義有個小山,生長在台灣的你如果見到它本尊一定會撲哧一笑,隆起小丘的海拔高度只有 64 公尺,卻已經是不少倫敦人來這遠眺天際線、欣賞跨年煙火的好位置。為了避免搭大眾交通工具,我第一次嘗試徒步走到那裡,沒想到意外路過了一個從未見過的 ㄇ 字形社區,靜美小屋排排坐好,外觀漆成了色調淡雅的粉藍橙黃,不張揚、不傲嬌。中央有個小公園,穿著飄逸長裙的女孩在椅凳上翻著書頁,對面的老夫婦戴著口罩瞧孫女盪鞦韆,零星幾隻小貓乖乖地讓路人撫摸,我也伸手,忽然一旁的陌生小女孩用英文對我大喊,「你要小心,牠上次抓傷我妹妹!」
     
      
    又某一日,我去了漢普斯德荒野。漢普斯德是個精緻昂貴的社區,與櫻草山丘區域相同,有不少名人都置產在那。這樣的氛圍,與「荒野」二字確實成了對比。其實它一點也不荒涼,是個佔地 96 萬坪的超大公園,內有露天游泳池及池塘,而且同樣有個不高的小山丘,名為國會山(Parliament Hill),站在制高點上可以將聖保羅大教堂、碎片大廈等地標盡收眼底,整片綠野更是文人墨客汲取靈感的地方。綠蔭結群、老樹聳天,彷彿被一座諾大森林環抱圍繞,偶有薄霧襲上,偶有金光穿透葉縫灑落,瀕臨頹圯的磚橋被綠植喚醒,樹午寐風之下,彷彿能聽到老倫敦鼾息的聲響。噗通一聲,白日夢會被遠處泳客的跳水動作給戳破。
     
      
    疫情肆虐確實惱人,平時我自認在倫敦的生活適應良好,並無生活在「他方」的彆扭感。然而在這場全球災難底下,島嶼的優異表現自然是讓我特別想家。幸好古老城市是座摩登大都會,有探索不完的街區、有踏尋不完的綠地、有永無止境的人文故事可以窺聽。
     
      
    吳爾芙曾說:「找不到足以比擬倫敦的另一個地方了。」我是這麼深信著。
     
     
     
    _
     
    IG:https://instagram.com/london.nanzh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